[主题实践活动]来自远方的期盼——记高干保健党支部赴密云义诊
当我们的医疗小分队完成了一天的义诊,将要与老乡分手的时候,一位年迈的老大娘紧紧的拉着我们郑知刚教授的手,带着期盼的眼光深情地说:“你们大老远的从北京来到密云,给我们又是看病又是讲防病知识,中间连口水都没顾上喝,真是太辛苦了!我谢谢你们了!希望北京城里的医生能够经常来看看我们。”
2010年6月19日,高干保健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医护人员前往京郊密云开展了一次义诊咨询活动。
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科室的全体人员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科里的工作气氛也更加和谐。遇到重活、难活,大家都带头抢着干。这次听说支部要组织义诊活动,郑知刚教授、郝迎旭教授、侯丕华教授、刘国梁医师、宋振梅医师、闫丽娥护士长、张莉副护士长、以及护士刘延芳、黎楠、张屹、孙立、贺小芬、李凤珍都纷纷报名。为了加强医疗力量,支部还邀请张凌、陈郁生二位主任医师、教授参加义诊活动,他们二话没说,欣然答应了。连留在医院内值班的一些医护人员也纷纷表示,虽然这次不能跟大家一起去义诊,但是把“家里”的事情办好了,也算是支持义诊嘛!
义诊活动当天,当医疗小分队刚一下车,就看到了挂在眼前的一条醒目的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中日友好医院专家义诊”,原先准备要讲几句“客套话”的支部书记李凤珍,一下子就被前来就诊的人群给“搅黄”了。义诊活动就这样热烈而紧张的展开了。医生的嘴在不停地说着,回答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耳朵不断地听着,听诊器根本就没有机会放下来;手也快速的写着,有的给病人开药方,有的在写中日友好医院的详细地址,建议病人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治;护士也不停的为前来的人群测量血压,发放我院的《中老年保健》杂志和其他宣传资料。一直忙碌的医护人员,直到中午烈日当头、觉得口干舌燥时,才看到放在桌边上的矿泉水连瓶盖都没来得及打开。
通过这次义诊活动,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随着医改的深入,特别是党和国家对农村医疗事业发展的日益重视,相信群众就医困难的局面会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我们也要充分看到医改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想彻底扭转农村的医疗条件,需要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社会各界长期不懈的努力,从点点滴滴做起,才能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
2、远郊区县的医疗条件还要进一步改善,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尚需提高。许多原属城市里的多发病、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目前已经成为农村的高发病。然而,农村当前更缺乏上述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早期诊疗条件,往往到了出现肾功能衰竭和心脑血管并发症后(多由高血压、糖尿病引起),才不得已就医,增加了医治的难度,同时也是导致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3、医疗义诊仍不失一种值得推行的沟通城乡群体相互联系的良好形式。此次义诊在短时间内接诊了200余人,正如我们的一位医生说的那样,村民们需要帮助,我们需要接受教育。
4、在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是一项新的课题,通过什么形式、什么内容的工作,才能增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积极投入到我院正在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去,不断探索支部工作新的途径。
这次支部义诊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激发了每个人的热情。我们最后在党旗下集体合影留念,记录下了难忘而有意义的瞬间。
上一篇: [主题实践活动]来自远方的期盼——记高干保健党支部赴密云义诊
下一篇: 后勤处动力党支部端午假期处理应急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