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如何识别慢性咳嗽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有慢性咳嗽的病人,反复发作,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有患者甚至描述咳嗽发作时 “生不如死”,可见貌似简单的“咳嗽”带给病人多少身心的困扰。一部分病人把自己反复发作的“咳嗽”归结为是“咽炎”,那么病人真的是患了咽炎这么简单吗?无论作为医生还是作为病人,对待疾病虽然不宜“小题大做”,但也不能“大题小做”,以免治不得法,贻误病情。那么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识别慢性咳嗽呢?下面我们就加以简单地介绍。
在临床上将咳嗽分为了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其中急性咳嗽是指3周以内;亚急性咳嗽是3~8周;病程超过8周则为慢性咳嗽。患了慢性咳嗽的患者,由于咳嗽通常为唯一或主要的症状,在临床上往往被戴上“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咽喉炎”的帽子,给予止咳化痰药或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果。因而慢性咳嗽缠绵难愈而使用常规止咳治疗效果不佳时,一般遵循这样的思路:首先看胸部X片。如果胸片有阳性发现则分别进行对因(如消炎、抗痨、抗肿瘤等)治疗或酌情进一步检查;如胸片等检查“阴性”,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各种鼻、咽、喉疾病引起咳嗽:此类疾病在临床中统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现命名其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它的的特点是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咳嗽;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着感;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观。普通感冒引起咳嗽也可能是鼻后滴流刺激所致。普通感冒可被认为是一种鼻后滴流综合征。由于普通感冒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故鼻后滴流综合征是引起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迁,大气污染加重,患者叠进感冒药、滥用抗生素等,使本病发病日趋增多。
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咳嗽是胃食管反流最常见的食管外症状之一,其次为咽球感和(或)咽部异物感、咽喉灼痛、声音嘶哑。其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亦可表现为有痰的咳嗽。绝大多数为白天咳嗽,个别表现为夜间咳嗽,常伴胃灼热、反酸及胸痛、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但临床上也有不少患者完全没有反流症状,咳嗽是其唯一的临床表现。24H食道PH监测可以诊断。其机理不清,可能与咽、喉、气管的咳嗽受体受反流物刺激有关。使用制酸剂或促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或H2受体阻止剂、质子泵抑制剂可迅速减轻,但明显改善需5个月。中药辨证治疗对缓解病情效果较为明显。
3.“哮喘”引起咳嗽:此“喘”非彼“喘”,具有喘的实质而无喘的表现。如果咳嗽超过2个月,则应考虑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可能。此病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两者均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且都有自行缓解期。前者常有荨麻疹、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皮肤试验常对一种或数种抗原呈阳性反应。其咳嗽性质不同,前者异常剧烈,持续不解,以阵发性痉挛性干咳为主,偶有少量粘痰,夜间或晨起发作,影响睡眠,冷空气或运动诱发加重,抗炎、化痰止咳药无效。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
4.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由嗜酸粒细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临床表现特征多为慢性刺激性干咳或咳少许黏痰,可在白天或夜间咳嗽,部分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常为咳嗽的诱发因素。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增多,肺通气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就诊前患者多数病程超过3个月,甚至长达数年以上。部分患者与吸入变应原有关,如尘螨、花粉、蘑菇孢子等,也有与职业性接触化学试剂或化学制品有关,如橡胶手套、丙烯酸盐等。
上述情况为引起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的病因,除上述情况外,还有其他几种引起咳嗽的原因。不少间质性肺病在早期往往以干咳为主要症状,这种情况下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药物性引起的咳嗽常见于ACEI(开博通)、B受体阻滞剂,发病率在15%左右。服药后24H或数月后发生,女多于男,可能与提高咳嗽感受器的敏感性有关。停药数日至4周后缓解;在除外这些因素后,可考虑心因性咳嗽,与紧张、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有关。其特点是咳嗽呈犬吠样或雁鸣样、刺激性干咳,常伴清喉音。咳嗽与进食、饮水均无关系。感染性咳嗽可以逐渐演变成为心因性咳嗽。
看似简单的咳嗽实质上可能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患者切不可贸然认为自己患了咽炎,或者是支气管炎等,症状明显了用些抗生素,症状轻了用些润喉片,从而耽误了治疗时机。如患有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患者,没有及时治疗,最后可能就发展为典型的哮喘。所以得了病切莫不要自己乱下诊断,一定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及治疗。
我院中医内科首席专家、全国著名的中医呼吸病专家晁恩祥教授多年来致力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咳嗽的经验,提出了“风咳”的学术观点,总结出了“从风论治”咳嗽的学术经验,并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的“苏黄止咳胶囊”也已在临床中应用,用于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和感冒后咳嗽,添补了中成药治疗上述疾病的空白。
注:即将刊发《有关痔病问答》拟于2010年9月底刊登 作者:范学顺
上一篇: 有关痔病问答
下一篇: 风湿病患者莫忘基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