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
- >>
2011年3月9日《北京晚报》采访我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杜金行副主任:春日饮食 省酸增甘养脾气
“肝脏的特点是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故春季养生,因从养肝、护肝入手,在重视情志调节、适量锻炼的前提下,在饮食上,省酸增甘是总原则,但具体到不同人群身上,则因人而异。”
少酸增甘是饮食总原则
杜金行说,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旦生气就会出现肚胀、食欲不振,这就是暴怒伤肝、肝克脾土引起的。
“肝和脾是密切相连的,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脾土易受肝木的制约,如果肝木太旺就会伤及脾土,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造成胃肠功能的紊乱、减弱。”
在春天,肝气本来就偏旺,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如果一味贪食酸味食品,就会更加增强肝气的升发,使本来就偏盛的肝气变得亢盛而损伤脾的功能。所以,为了平衡肝旺克脾,避免脾胃消化系统功能受到影响,春季在调理肝的同时要注意脾胃的问题。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其《千金方》中记载:“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当春天来临之时,为了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要少吃酸味的食品,而多吃些甜味饮食。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来判定食物的性味归经呢?杜金行说,一般都可以按照食物入嘴后的味道来进行判断。常见补益脾胃的甜味食物,如枣、山药、大米、小米、黄豆、南瓜、桂、栗子等。
不过,杜金行提醒,春季的饮食还应以清淡为主,不能吃的过于油腻,否则会使脾胃进一步损害,阻遏肝气的上下运化,影响肝的升发,导致肝气郁积、呆滞,容易生痰、生湿,产生疾病。
肝郁化火易伤阴
杜金行表示,春天一到,阳气渐生,所伏寒邪随气而升,尤其春季,干燥、多风,而风邪属阳邪,最容易耗损肝阴,另一方面,肝气郁积,肝郁化火后容易伤阴液,所以春季的饮食还要注意养阴。
“推荐几种常见的养阴食物,如百合、枸杞子、莲藕、山药、龙眼,但在食用的时候中医讲究平衡,比如,枸杞子菊花茶,枸杞子养肝阴,但会引起上火,搭配具有降火作用的菊花或者野菊花就能对枸杞子的上火起到很好的牵制作用。”
此外,杜金行说,北方的春天干燥多风,风会带走水分,人很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如口舌发干、双眼红赤、皮肤瘙痒等症状,解决的办法是多喝水,也可以用绿茶、菊花茶等泡水喝。
季节养生应遵循中庸之道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养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热爱和追捧,重视养生是好事,但杜金行提醒,养生方法,特别是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习惯应该结合地域特点。第二,要结合个人体质和症状来选择食物。目前,中医把人体分为9大体质,其中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3%,而其他8种偏颇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特禀体质)占到了67%。
如果一个人在春天老生气,情志不畅就会引发胸闷、心烦、眼睛发红、牙痛或牙龈红肿、耳鸣、口干等症状。这是“气郁化火”引起的。这样的人在饮食上应该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食物及饮酒,多吃芹菜、苦瓜、野菜,多喝绿茶、菊花茶、莲子心茶,以清肝火。
如果有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症状,则是“肝阴虚”,这样的人应该多吃养阴的食物,以滋补肝阴。
如果出现面色萎黄、失眠多梦、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症状,则是“肝血虚”的症状,多是由于脾胃功能差或因特殊原因导致失血过多引起的,而影响到肝开窍于目、主筋等功能。在饮食上就要避免过于油腻,以免伤害肠胃之气。
疾病人群饮食结合症状和病因
“按照轻重缓急,疾病可以分为急症和慢性病,这些患者在春季养生的饮食调养方面,应该根据病的不同来选择养生方法。”
杜金行说,春季是感冒发烧的高发时节,初春的感冒是寒包火的,到了仲春则以风热感冒为主,患者会出现咳嗽、嗓子疼、流鼻涕甚至发烧的症状,这时,应选择凉性、具有发散作用的食物。
“清淡饮食,可以选择中性、平和的饮食,如果是风热感冒出现的上火、嗓子疼,可以选择苦瓜、黄瓜、西红柿等凉性的食物,但吃大葱、韭菜、蒜苗、海鲜、鲍鱼、海参等就不合适了,因为这些都容易上火。”
对于一些慢病患者,比如高血压,这个季节容易出现血压的波动和不稳,碰到这种情况,除了找大夫调整用药、稳定情绪、适度锻炼外,不能吃过于辛辣、温热的食物。
报道原文PDF:20110309北京晚报春日饮食省酸增甘养脾气.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