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 停复诊通知
  • 在线查询
  • 执业医师查询
  • 医疗服务价格查询
  • 人员招聘
  • 日文版

媒体报道

记者通道

文字大小

2011年3月29日《长春晚报》报道我院耳鼻喉科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采访主治医师李原:双胞胎小姐妹成功植入耳蜗

2011年3月29日《长春晚报》报道我院耳鼻喉科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采访主治医师李原:双胞胎小姐妹成功植入耳蜗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1-22 14:15:00
新闻回放

  1999年,来自黑龙江省拜泉县的孙大勇迎娶了我市姑娘席淑香。2000年,他们的女儿孙畅出生,3岁多时家人发现孩子听不见声音。2009年4月,他们又生下一对双胞胎姐妹孙伶、孙俐,希望她们将来可以照顾姐姐,不料双胞胎竟然也是聋儿。夫妻俩默默坚守着,倾尽全力抚育着3个女儿。大女儿孙畅6岁时,被送到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如今,4年过去了,孙畅已经会写很多字了,她坚持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去年12月26日,本报报道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孙大勇一家的困境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报北京特派记者 张席贵

  

  28日,北京。

  春风和煦,空气中透着馨香。位于北京市和平街北口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三楼手术室内,却显得异常忙碌。当日清晨,记者赶到该医院时,两个小患者格外引人注意,这就是本报一直关注的双胞胎小姐妹——还不到两周岁的孙伶和孙俐。经过医生长达4个小时的手术,两个孩子被成功植入耳蜗。看到医生抱着孩子走出手术室,宣布手术成功时,激动的泪水两次从孙大勇和席淑香的眼中流了出来。

  3月22日清晨,孙大勇一家人带着孩子,来到北京为小姐妹俩做植入耳蜗手术。

  本报特派记者随同孙大勇一家人前往北京,共同见证孙伶和孙俐在北京的治疗过程,并将治疗的进展情况连续进行报道。

  “她们俩平时醒得很晚,可是今天早早就把她们叫起来了,我们在手术前得准备一下。”孙大勇对记者说,两个孩子的身体没有问题,经过检查后,全都通过了,适合手术植入人工耳蜗。在医院12楼的病房内,住着全国各地来的耳聋患儿,在这些病房的门口,有一道大门,每天医生上班时间,就由保安把守,一个孩子只允许有一名家长陪同,其他闲杂人员不准入内。

  本报记者这些天和保安熟了起来,一般情况下出入没有问题。昨日8时许,记者站在12楼的走廊内,看到主任医师和护士同时走进了一个会议室,由于室内的温度很高,这个会议室的门没有关,记者在门的一侧听到,按照医院的工作流程,此时护士正在向医生汇报对孙伶和孙俐的体温监测、以及这几天的身体检查情况。由于将要进行手术,医生要求孩子不能喝水也不能吃饭,要等手术后6个小时才能吃粥等食物。

  两个孩子由于习惯了吃饭,在病房内不时哭闹,孩子的姥姥和妈妈就耐心地哄她们开心,让孩子的情绪稳定一些。孙伶和孙俐与刚来北京相比,这几天白了很多。

  孩子的姥姥赵兰英告诉记者说:“她们刚来的两天不太适应,总是哭闹,后来带她们到楼下走了几圈,这孩子就适应了。”由于医院的供暖非常好,两个孩子与刚来时相比,记者发现她们的小脸蛋白嫩了很多。

  孙俐先行手术 用了不到两个小时

  昨日8时20分,双胞胎小姐妹中的妹妹孙俐被抱进手术室。9时许,主治医师李原开始对孙俐植入耳蜗。

  医生介绍,因为孙俐打了麻药,小家伙在手术时还睡着了,只是中间醒过一次。整台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大约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

  在手术室外的孙大勇却显得很紧张,他告诉记者:“听说耳部有一个面部神经,要是碰到了就很危险,也不知怎么样。”

  昨日11时整,孙俐被医生从手术室抱了出来。看到自己的孩子,孙大勇和爱人席淑香顾不上太多,他们立即打开手术室外的房门,和医护人员一起,将孩子接到了病房。

  这时,护士开始向孩子家长交待要注意的事项,说千万别让孩子感冒了,以及应该什么时间吃饭,吃什么食物。

  孙伶手术时 家长紧张得流泪

  “怎么还没有出来,这时间过得怎么这么慢呢,是不是有危险了。”在手术室外等着孙伶的孙大勇,急着等自己的女儿快点出来。

  记者看了看表,孙伶被抱进手术室时是11时,孙大勇说这些话的时候还不到两个小时。父亲对女儿的爱很深沉,手术室外还有闲座位,但是孙大勇显然有些坐不住,他和爱人就站在手术室外,透过手术室拉门窄窄的两条玻璃,他们两个人在向手术室内深情地凝望。

  将近13时许,记者发现孙大勇不见了踪影。后来是他的岳母告诉记者,孙大勇心疼自己的女儿,生怕手术有什么闪失,躲在一个角落偷偷地流泪。

  刚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孙伶被医生抱了出来,孙大勇一边擦拭眼角的泪水,一边快步走上前去问医生:“医生,这个手术成功了吗?”当医生告诉孙大勇成功了的喜讯时,孙大勇连声说:“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长春民生计划 将帮助更多聋儿家庭

  孙伶和孙俐手术成功,她们是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年开展的一项针对聋儿的救助项目,主要为6岁以下的听力残疾儿童免费提供人工耳蜗,并给予手术费和康复训练费的补助。

  孙大勇对记者说,他们一家人是受益者,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长春市委、市政府在2011年全市民生行动计划中,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城区、开发区(含双阳区),为长春市低保、低保边缘家庭6周岁以下重度听障儿童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术后一年的康复训练。今后长春市还将根据项目的实施情况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使救助常态化、规范化。

  双胞胎小姐妹孙伶和孙俐因患有先天神经性耳聋,去年年底,孙家通过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争取到一个免费植入人工耳蜗的机会,可是两个宝宝只有一个名额,艰难的选择难坏了孩子的父母,也惊动了市领导。

  “想想办法,一定要让小姐妹都听到声音。再了解一下,全市有多少这样的孩子,让他们康复需要多少资金?”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甘琳介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不仅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倾斜,同时康复训练周期长,术后康复投入大,但这关系到更多家庭的幸福。

  人工耳蜗技术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全聋患者恢复听觉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今后,在我市将有更多这样的困难家庭得到救助,使这些聋儿早日回到有声的世界中。

  大姐姐孙畅 愿俩妹妹早日回家

  孙大勇还有一个大女儿孙畅,2000年出生,同样是一个聋儿。

  这些天没有照顾她,孙畅就被妈妈寄养到了一个阿姨家里,两个妹妹到北京手术,孙畅一直在和父母通电话。

  “她用手语说祝愿两个妹妹手术成功,早点回到家里一起玩。”孙大勇说,孙畅也特别的聪明,但是一生下来就什么也听不到,好在正常在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没有耽误学习,这是比较可喜的。

  90%孩子能进正常学校就读

  相关新闻

  90%孩子能进正常学校就读

  在来北京采访的这些天,记者发现孙伶和孙俐的主治医师李原是一个比较忙的医生。这不仅因为她的医术高明,据了解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所有植入人工耳蜗的手术都是由她亲自主刀所做。

  昨日从7时多起,一直忙到13时,李原在手术后的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记者:为什么第一个做手术的是妹妹孙俐而不是姐姐孙伶?

  李原:我们一般都是这样,先给小的做手术,另外孙俐检查的片子是先出来的。

  记者:孩子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李原:最主要的就是别感冒,手术的部位别磕碰了。

  记者:医院是什么时间开展的这项手术?目前做了多少例?

  李原:我们医院是从2001年开展这项手术的,目前已经做了300多例。从这两年的情况看,每年都能做到将近100例,以后有望每年能做100多例,这两年增长得比较快。

  记者:这两个孩子经过2年至3年的康复训练,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李原:康复训练后1/3的孩子能够通过电话进行交流,90%的孩子能进入到正常的学校就读。

  PDF下载:2011032909_pdf.pdf

上一篇: 2011年3月2日《家庭保健报》刊登我院骨科首席专家李子荣教授答患者提问:下肢关节痛 用脚踝吊沙…

下一篇: 2011年3月25日《家庭医生报》转载《京华时报》采访我院妇产科潘晓玉副主任医师文章:孕期补钙 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