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
- >>
医院的馒头
周日的中午,突然想吃医院食堂的馒头,就动了专程去医院买馒头的念头。爱人说,好不容易有个不用去医院的周末,你还不在家老老实实呆一呆。是的,他说的没错,平时不但上班时忙,周末也不闲着,不是值班就是门诊,要么就是抢救和会诊,难得有这么清净的时候。无任何公务,只是去买馒头,值得再去跑一趟吗?经过了反复思想斗争,最终我还是踏上了去医院的路。?xml:namespace>
馒头买到了手,一股小麦面的清香扑鼻而来,它白白的,软软的,嚼起来透着韧劲,清纯中透着甘甜。想起来大学毕业刚来医院的时候,馒头就是这个味,这么多年,虽然食堂的饭菜品种增多了不少,食堂的地点也有搬迁和改善,做饭的师傅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它还是保持着原来的醇香。外边卖的馒头可以说是五彩缤纷,甚至有不少是添加了牛奶、鸡蛋等各种营养物质的,但吃来吃去,还是觉得自己医院食堂的馒头最好。同事中像我这样的人还很多,所以下班时经常会看到往家里拎馒头的医生和护士,他们中不乏教授,也有不少是帅哥和靓女。
买到了喜欢的馒头,有一种满足感,再加上没有“公务”,未穿白大褂,少了些问事人的打扰,心情完全区别于在岗时的状态,很是放松,脚步也就放慢了许多。溜溜达达走出了门诊楼,明媚的阳光瞬间照射在身上,暖融融的,禁不住四处观望了一下。虽然是金秋,有些树叶已金黄,但医院内那几颗松树还是那么翠绿,那么苍劲,它那硕大的树冠犹如慈母的胸怀那么宽广,高高的树干又显得那么蒸蒸日上,生意盎然。由于是周末,又是中午休息时间,没有了往常熙熙攘攘的喧闹,阳光普照下的医院大楼显得圣洁而安静。突然一下,有了一种以前未曾有或者是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体验的情绪。已经在医院工作了27个春秋了,虽然还未到老专家的行列,但也从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毛丫头变成了现在能看专家号的医生了。跟着医院的脉搏,评三甲、抗非典、争创百姓满意医院,有汗水和担心,有喜悦和悲伤,有委屈也有感动,但内心始终都是踏实的,平静的。
这时看着手中的馒头,我忽然觉得我们医院的众多医护人员在当今这个有些“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中还始终保持了那种“馒头”的精神,质朴无华,脚踏实地,“救死扶伤”几个字对他们来说不是口号,而是日常的工作。医院是我成长的地方,是家,是寄托和希望。衷心祝福我们的医院28岁生日快乐、健康成长,明天更美好!
上一篇: “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两促进”
下一篇: 中日人的夜门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