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39健康网:便秘难解竟是结肠癌 早期检查是关键
据媒体报道,家住黄山的张大爷今年70多岁,有点高血压,通过药物控制也比较稳定。但除此之外,他还一直有一个难言之隐,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总是伴有大便难解并且不成形的症状。张大爷以为自己肠胃不太好,也没太当回事。直到上个月,因为症状明显加重,多次出现便血,家人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通过内科肠镜等多项检查,被确诊为结肠癌。
结肠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同时联合化疗、放疗等降低手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所以予后也较好。根治手术后总五年存活率可达50%以上,早期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可达到80%以上,而晚期只有30%左右。所以,有早期病症就要早期检查,不能像上述案例中的张大爷那样,拖到出现便血才去查疾病。
结肠癌的检查及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X线检查:包括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及钡灌肠检查。可观察结肠形态的全貌,有无多发性息肉和多发癌灶,对结肠肿瘤病人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其病变征象最初可出现肠壁僵硬、粘膜破坏,随之可见恒定的充盈缺损、肠腔狭窄等。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效果更佳。
2.内镜检查: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不但能够发现结肠各种类型的病变,而且可以采取组织活检,明确诊断,以免漏诊或误诊。
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对检测诊断结肠癌无特异性,值升高时常与肿瘤增大有关,结肠肿瘤彻底切除后可恢复到正常值,复发前数周可以升高,因此对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有一定帮助。
4.B超扫描、CT或MRI检查:均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但对癌肿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及肝转移的判定有一定价值。主要适用于了解肿瘤对肠管浸润的程度及有无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可为术前分期及术后复查。
5.粪便检查: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肿瘤M2丙酮酸激酶(M2-PK)发现,结肠癌患者的M2-PK值是正常人的14倍,所以,粪便肿瘤M2-PK检测为结肠癌筛查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新手段。
——转载39健康网
文章地址:http://zl.39.net/a/130605/4184694.html
以下信息来源:中日友好医院网站http://www.zryhyy.com.cn/Hospitals/Main
我院相关专家:胃肠外科,王文跃
医师介绍详见http://www.zryhyy.com.cn/Doctors/Main?siteId=800
专家特长:擅长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及微创胃肠道疾病诊治。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对胃肠道肿瘤发病机制、治疗进展有深入研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临床技能。
出诊时间:每周一早上。
下一篇: 39健康网: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