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
- >>
SARS十 年
SARS,十年过去了,作为一名从始至终参与了抗击SARS的一线人员,两次进入隔离区。“众志成城、抗击非典”,这八个字历历在目。
2003年4月,当樱花刚刚绽出花瓣的时候,SARS,一场考验中华民族的灾难突然降临中华大地。非典,这个肆虐的病魔,打破了北京春天的平静。紧张甚至是恐怖气氛在全城弥漫, 往日拥挤的北京城,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5月,医院被指定为非典专科医院。从一个综合医院改变到传染病医院,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各部门加班加点,在短短的三四天里,全体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岗前培训,学习非典护理操作规程,学习消毒隔离,学习自我防护,光穿脱隔离衣培训一套完整的操作下来就需近1个小时。
谁都知道,进到隔离区就意味着面对危险,随时可能受到病魔的侵袭,要在危险的环境中夜以继日地工作,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自由行动,不能与家人见面。不但要付出体力和脑力,还要承受直面生死的心理压力。虽然心中满是恐惧,但我们科所有医生、护士都义无反顾,无一掉队。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提醒,每个人都克服了各自的困难,勇敢的走进病房。我们告别自己最亲爱的人,抛下年幼的儿女,把年迈的父母托付给别人……
进SARS病区,都要先穿好18件行头,戴着四层棉纱大口罩、眼罩、身着白色、三层厚重的隔离服, “全副武装”像一群太空人。在这初夏,穿好后就已是汗流浃背了。什么都不干都会感到憋气、头脑发涨,更何况还要走路和工作了。防护手套里里外外戴了3层,时间一长,手都泡肿了。大家的交流也只能连喊带比划。为了减少上卫生间的麻烦,我们不敢多喝一口水,有点姐妹甚至穿着尿不湿在工作。
我清楚地记得在污染区门口推门而入的那一刻。门在身后随即关上,一切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这里没有枪林弹雨,却在空气中弥漫着致命的病毒!楼道里和护士站安静极了,同平时病区的熙熙攘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楼道的紫外线灯24小时亮着。
我心里明白,自己同SARS的交战开始了。虽然和病人的距离不足一尺,但我们没有畏惧,而是有条不紊地给病人测体温、抽血、输液、测指尖血糖、打针,现在还包括发饭、喂饭、洗脸擦身、倒大小便……迅速地做着一切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职业决定了我们必须每天与非典患者近距离接触,在病人需要的时候,就要往前冲,没有退路。房间里面充满了可怕的传染病的气息,但是窗外是北京5月的春天,花开正艳,特别的美,特别的充满生机。
身为护士,我们没有令人啧啧称赞的成果,但是患者的治疗工作绝大部分是由我们完成的。没有了陪护和家属,每个病人的护理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清洁区护士负责联系领取,半污染区的护士负责处理医嘱。每个班都有两名护士长期留在污染区,负责具体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还要随时执行临时医嘱。5月的北京,最高气温已经飙升至30度以上,这样的天气只要稍运动一下就会满身大汗,更何况要穿上里外三层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来回小跑着工作。
尽管我们和常人一样也有分别的眼泪、对未知明天的担忧,但还是超越了自己的脆弱用坚强的行动无声地诠释着“救死扶伤”的职业内涵,用每一天与疾病乃至死亡的面对面书写着一个个忘我工作、敬业奉献的感人故事。
现在已经退休的崔老师,中共党员,在我科护士中年龄最大,资格最高,是我们的老大姐。在工作中总是第一个冲入污染区,主动承担治疗任务。就连轮休的时候也跑到病房上班,值班数量超过其他人的两倍。她把自己的班次都调到进污染区,以照顾年轻同事少进病房。病人有病情变化时总是冲在前头,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在浴室帮病人洗澡,凭着丰富的护理经验和满腔的爱心,帮助病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她充分表现了一位老护士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吃苦在前的高尚的情操。她总说: “这也是一种经历,一种锻炼。”我佩服她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乐观的精神。她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一位同事的孩子刚满两岁,每天在电话里哭着喊“妈妈”。听着宝宝的呼唤,妈妈的心别提多难受。可是她说:“我不能临阵脱逃,我要和大家在一起。”把对亲人的思念寄托在尽职尽责的工作中。
一个个勇敢的选择,一句句朴实的言语,道出了千万白衣天使的共同的心声——为了治病救人,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医护工作者迎着困难、风险上,没有丝毫理由退缩,即使倒下了,也无悔无怨。医护人员在与病魔的较量中接受了严峻的职业考验,在维护生命的尊严中实现了白衣天使的价值。
十年,弹指一挥间!非典汹汹袭来,又渐渐远去。但是,那些故事与经历,留下了多少年仍然挥之不去的印象与图景。当人们回首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必将会对其中的一些人和事有着特殊的感悟,正是这场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使更多的人亲身体验和目睹了医护人员的无私无畏,使社会重新认识了白衣天使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SARS,是一种经历,让我学习到更多更多生命的意义,当我们回望与“死神”抗争的岁月, 让我们在面对未知的危险时,学会了冷静、理智和沉着。
今天再度回首这十年,我仍然在临床护理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无私的奉献着,我也由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转正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十年,充满着艰辛,充满着泪水,充满着奋斗,充满着欢乐!
让我们珍惜生命、感恩生活!
(干部保健二病区 黄静)
上一篇: 幸福的泪光
下一篇: 特殊时期的特殊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