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身边典型

内分泌代谢病中心杨文英主任:只要能帮助患者,再累也幸福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13-08-12 10:54:38
浏览次数:

她有着对事业的执著和勇于面对困难的性格,始终秉持着一个原则:只要对科室、医院、患者有帮助,一定积极奉献,一如既往。在她看来,“医生是个很崇高的职业,尽管辛苦,但能帮助别人、挽救生命,我感觉很幸福”。



  ■一项调查惠及亿万人


  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2010年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达9240万,糖尿病前期人数达1.48亿。这一结果震动了世界。这项研究的主持者就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杨文英


  一组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两年的艰辛和多年的积累。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糖尿病在我国呈爆发流行态势,但具体状况并不十分清楚,专家估计患病人数在2000万~4000万。虽然有关开展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呼声一直存在,但受制于国情和经费、组织、人员、方案等各种因素,很多人望而却步。2006年,杨文英担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糖尿病准确的调查方法是葡萄糖耐量试验,受试者服用糖水前后抽三次静脉血,完成胰岛素、血脂、基因学标本和问卷调查。完成一位受试者的调查平均要两个小时,工作量的巨大令人难以想象。“找钱、找人、选点、检测、分析,5万人的样本量,光采血样就是15万份。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敢做,但我们太需要这个数据了。”杨文英说。


  杨文英发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力量,自筹资金1000万元,亲自设计方案并带领学会的骨干在我国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选择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14个省(市),对近5万人群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多种指标的测量调查,历时两年完成了调查和统计分析。


  要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光靠“主委”的身份是不够的。杨文英曾跟随她所在科室的老主任潘孝仁教授进行过多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受过的良好训练为这次全国调查打下了基础。同时,一名临床医生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还必须熟悉统计学方法。这也是她多年积累的一个优势。这次调查还分析了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特点、糖尿病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等,开展了糖尿病病因的基因研究,为今后有效开展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文英的调查对国家制定糖尿病防治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家科研重大课题更多关注糖尿病,全社会的关注度和防治投入也逐渐加大,亿万患者因此受益。这一研究成果还改写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世界糖尿病版图,使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从2.85亿增长到3.66亿,预估2030年从3.85亿增长到5.52亿,表明全球8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展中国家,引导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研究和投入向发展中国家倾斜。


  ■言传身教的健康卫士


  杨文英当年选择学医,就是冲着糖尿病来的。


  读中学时,杨文英理科成绩突出,一心想当科学家。然而读高三那年,母亲不幸患上了糖尿病,一天天变得消瘦。填报高考志愿时,杨文英改变了初衷,报考了首都医科大学。197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杨文英做了一名内分泌科医生,从此与糖尿病结下不解之缘。1979年到1981年,她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1985到1988年又远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附属医院深造。


  杨文英给母亲治病40多年,使母亲活到了83岁。作为内分泌专家,在40多岁时,她发现自己竟然也成了一名“糖友”。从医生到患者角色的转变,并没有让杨文英消沉。从控制血糖做起,以自己的治疗过程作为试验病例,至今杨文英糖尿病近23年,注射胰岛素也有10多年,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没有明显的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是终身慢性疾病,树立一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非常重要。”杨文英说。有些患者治病心切,容易轻信偏方走弯路;有些患者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后非常悲观,心情抑郁,这都会影响治疗。杨文英作为知名专家、科主任,门诊、查房、科研、教学、学术交流、行政事务等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她几乎没有周末休息,但血糖控制得很好。她常常拿自己当榜样去鼓励病人,“大家都可以和我一样,控制好血糖,健康地生活。”当患者看到这位已经患病20多年的医生仍情绪饱满地活跃在门诊、病房为患者治病时,他们治病的信心自然提高了。


  找杨文英看病的多是老病人,不少人的病情都控制得非常好,但也有些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病情严重了才就诊用药。血糖降低后又停药,反反复复,病情越来越重。让杨文英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很胖的患者。杨文英给他开了胰岛素、口服药,每次来都仔细给他调药,但他就是管不住嘴,血糖控制得很不好。“后来我就吓唬他:‘如果你再不按我说的做,就别再看我的门诊了。’结果从那以后,他的血糖就控制得很好了。”杨文英欣慰地笑了。


  ■“做医生,需要我们一生付出”


  “当医生,就意味着要辛苦一辈子。”杨文英说。


  杨文英的爱人是她的大学同班同学,也在同一家医院当医生。多年来,两人一直携手扶持,双双成为医学专家。在女儿的记忆中,父母要么在医院值班,要么在书房伏案学习,很少跟自己一起玩。从记事起,父母的对话主题几乎全都围绕着病人。可是,女儿长大后坚决不学医,“不想像他们这样生活”。


  每次出门诊,因为患者太多,杨文英不加号都不行。但她自己也是糖尿病患者,早晨注射胰岛素后中午不按时吃饭会发生低血糖。为此,杨文英常常嚼块饼干撑着,坚持把患者看完。有些熟悉杨文英的患者或同事,知道她身体吃不消,就给她带一瓶酸奶。收到这样的酸奶,杨文英的眼里总是噙着泪水。


  杨文英常说:“医生是个很崇高的职业。尽管辛苦,但能帮助别人、挽救生命,我感觉很幸福。”在遇到因医疗环境不好思想上有波动的年轻人时,她经常鼓励他们:“只要我们全心全意服务,患者和家属最终会理解。”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的一批优秀人才成长起来,并形成了良好的医德医风氛围。


  杨文英深知健康教育对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性,10多年来经常利用周末进行患者大课堂宣教工作,并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给糖尿病患者进行科普教育。她还主编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普及版)》,为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作出了贡献。2011年,她被评为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十大健康科普专家。杨文英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更多的医生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医生掌握糖尿病的规范治疗,是她多年的奋斗目标。多年来,她舍弃周末的休息时间,为全国的医生和患者继续教育辛苦奔波。有人问她:“你不觉得累吗?”她说:“把我的知识传授给需要的人,体现知识的价值,再累也值得。”


  对事业的执著和勇于面对困难的性格,使杨文英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做医生,需要我们一生付出。”她深知,只有克服常人不能克服的困难,才能得到成果;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取得进步。今年66岁的杨文英对自己的要求始终如一:只要对科室、医院、患者有帮助,一定积极奉献,一如既往。(来源:健康报 2012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