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医学人文

医者感悟

文字大小

肾内科张凌主任医师:和患者聊天,感受正能量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16-01-17 13:57:27

作者:徐志宏

2022139900.jpg

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张凌主任总是鼓励透析患者回归社会,她在讲课时常举这样两个例子:一位是来自英国的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透析患者,一脸微笑,完全看不出是个病人;另一个是她经手治疗的一个透析甲旁亢患者,边透析边工作,开的公司即将上市。张主任想告诉大家的是,尿毒症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的,也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之前,我一直觉得这两个优秀的人离我们太远了。我很敬重他们,但要让所有的患者向他们看齐,作为医生,我自己都没信心。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遇着了他们中的一位。

见到了传说中的“励志哥”

几天前,透析室来了一位患者,张主任安排我来给他接诊。这是一位个子不高的小伙子,从他黑黑的脸庞、手臂上凸起的血管,我能猜到这是位透析龄不短的患者。我边问病史边和他拉家常。

小伙子叫王亮,今年34岁,到今年已经透析了15年。他说自己平时在内蒙古包头做透析,这次来北京大学进修5天,就来我们这里透几次。再一问才知道他是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总裁班”。正说到这,张凌主任走了进来,微笑着和患者寒暄了几句,转身对我说:“这就是我常说的王亮,他可棒了,公司都快上市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就是常常被张主任挂在嘴边的“励志哥”——一位经过积极治疗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还成功创业的透析患者。

“他第一次来我门诊时是被两个人搀扶着进来的,腿疼得不能走路,你看,这几年下来治疗效果多好,还能去穿越沙漠,参加极限运动呢。”张主任看着他,就像在欣赏自己的作品。的确,患者的康复能给医生带来最大的成就感。

王亮也笑着说:“要不是遇到您,我还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活着。”话语间充满对张主任的感激之情。

几句寒暄过后,我对面前的小伙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是个有故事的人,一定要好好和他聊聊。开完透析医嘱,护士为他上了透析机器,我来到他床前,开始仔细询问病史。

“你19岁就开始透析,最初是怎么发现肾功能不好的呢?”

“那是在上大学一年级时运动会上跑完100米晕倒了,送到医院,化验血红蛋白5克多,血肌酐2000多。”

“之前没有体检过吗?”

“我从小在内蒙古包头上学,在运动队训练短跑,没发现不舒服,也没有查过尿常规和肾功能。19岁那年考到北京科技大学(原来叫钢铁学院),高考体检也没查过这些。我上学时最好的百米成绩是11秒多,即使晕倒这次也跑了129,这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得这个病。”

王亮被送到学校附近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是慢性肾衰竭,要透析。他当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就退学回家,走了好几个省去求医,都没看好,最后不得不回到包头透析。

我一听,这不是和很多门诊遇到的患者一样吗?从来没看过病,一查出来就说要透析了,根本不能接受,大医院看个遍,就是想从大夫嘴里听一句“你这病不用透析”,就抓住救命稻草了。可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这是最好的治疗措施。没想到这个星级患者最初也是经历了这个阶段。

患者的鼓励往往能起到医务人员达不到的效果

“我们这么聊,你感觉累吗?累的话你就休息。”我问他,没忘记他毕竟是个患者。他选择继续,于是,我搬了个椅子坐下来和他聊开了。

王亮说到刚开始透析那会儿真是挺不幸的:他生病的前半年父母相继去世,只有两个在银行工作的姐姐资助他进行透析,但很快就透析不起了。学校组织过几次捐款,他父亲生前的单位也组织过几次捐款,但都填不满透析的无底洞。没过一年,他就交不上透析费了。他现在还记得两个姐姐跪在医院求情的场面。

就在快活不下去的时候,王亮遇到了他的师父王萍——一个在透析床上给予他指点、鼓励他走出去创业以结束这种等待别人救济的透析患者。他这师父身世更惨,17岁就开始透析了,父母留了3000元钱弃他而去。在病房里一个患者家属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做起了钢铁生意,不仅自给自足,还在透析的同时鼓励和帮助许多像他一样的患者,王亮就是其中一个。他对王亮说:“你要不想死,就得自己出去挣钱。”

决定走出去的王亮,拿着姐姐们的全部家当10000元开始了创业。他最初和同学卖小零食,给人送桶装水,逐渐到包工程,拉土方,经常夜里一两点还在干活,风餐露宿,把两个姐姐心疼坏了。不过,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两年后,他挣的钱已经能供得上自己的透析费用了。再往后,他又看准了绿色养殖,猪肉、农产品、餐饮、房地产,生意越做越大,有了自己的公司。说起这些,他自豪地说,“挣钱多少就是个数字,能给这么多人提供工作机会,拥有自己的企业、品牌,这才是我的成就感”。

同为患者,给予的鼓励往往能起到医务人员达不到的效果。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一个小伙子断了一条腿,住在医院里,很多领导去慰问他。他其实心里很烦,但还要去应付这种场景,后来一个阿姨来看他,谈笑风生,并摘掉自己的假肢,告诉他自己是唐山地震时失去了腿,鼓励他振作起来。在这位阿姨探望后,他才真正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努力进行游泳训练,最终在残奥会上得了冠军。

追求生命的质量和宽度,像正常人一样过好每一天

说到他和张主任的交情,我问道:“你不是一直在包头透析吗?怎么又来张主任这儿来看病呢?”

王亮说,那是2010年,他的事业发展得非常顺利,资产已达到了600万,而病情却越来越重,腿疼得不敢踩地,整个人也瘦得只剩几十斤,了解到这可能和肾衰竭的并发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当地医院处理不了,就慕名来到了中日医院肾内科张凌主任的诊室。

张主任看了王亮的情况和资料,判断他有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且肾性骨病很严重,就给他调整了透析方案,并建议他做甲状旁腺切除术。一开始,王亮担心手术并发症影响工作,坚决不同意做手术。张主任了解到他经济状况还不错,就建议他用西那卡塞(香港购药)配合司维拉姆药物治疗。

经过张主任的精心治疗,王亮的情况一天天好转,骨头也不疼了,不仅自己走路没问题,还能参加体育锻炼。他病情好转后,又介绍很多病友来张主任这里看病,使得很多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人改善了病情。

如今的王亮结婚了,爱人是大学同学,他们还有个可爱的儿子。他给我看他手机上一家三口的照片,脸上是满满的幸福。

王亮这次来北大学习,不是像有些人是为了交朋友,而是真的奔着学知识来的。他说,他不奢求生命的长度,但他要追求生命的质量和宽度,他要像正常人一样过好每一天。

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小伙子,我几乎忘记他是个透析患者。通过和他这一个多小时的聊天,我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

文章来源:2015年11月27日《健康报》

报纸原版下载地址:

2015112705_pdf.pdf


上一篇: 高尚的人文素养成就优秀的医生护士——2015年毕业典礼上王辰院长的讲话

下一篇: 肛肠科王晏美主任医师:做品牌让患者找到你 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