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医学人文

专家风采

文字大小

中日医院眼科主任王志军:让患者看得见的希望

来源:健康大视野杂志 发布时间:2016-01-29 14:38:18

  在军队服役31年,让他成长为全国最优秀的眼外科专家之一;转业来到中日友好医院,眼科在他的带领下,成为整个医院最具口碑的科室之一;他带领的科室每月实施手术400多台;他主持实施过众多在国际上领先的高难度手术;一直以来,他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尽量不做眼球摘除手术,只为保留患者那一线看得见的希望;他特别喜欢一句话,“跟我上”, 听不得“给我上”;他就是仁心仁义的医者——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任王志军。


为圆军人梦选择学医

       和王志军主任的采访约在中日友好医院的西区,这是中日友好医院新租赁的院区,比起本部的院区,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就诊环境,都非常不错。王志军的办公室非常整洁,就连洗手池上的毛巾都井然有序,不管是生活细节还是言谈举止,都可以看出主人的严谨细致,依旧保持着曾经作为军人的习惯。

       倒上一杯暖暖的绿茶,我们的采访就在北京冬日的午后开始了。说起来,王志军选择学医,还和他从小就有军人情怀的梦想有关。王志军从小生活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草原上,父母都是牧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参军入伍是无限荣光的一件事情,是很多男孩子的梦想,王志军也不例外,为了这个梦想,他把自己名字里的“君”改成了“军”字。

       1979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正是为了大学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王志军作为应届考生也参加了这一年的高考。回忆这次考试,他连称幸运,因为当时的师资水平和现在完全无法相比,像是他的语文老师就是从兽医转行的,他的语文也只考了四十多分,但即使这样,他最后的成绩仍然远远超过了当地的录取分数线。但报考什么学校,却让他犯了难!最后是一位老师对他说,你从小就想参军,那就报考军医大学吧。就这样,王志军选择了从医的道路,考取了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王志军清楚记得自己在拿到红头通知书时欢喜雀跃的心情,以及全家人的激动和自豪。母亲为他专门做了一身蓝色涤卡的新衣,尽管现在看着很土气,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最好的衣服了,父亲则带着朴实的笑容坐在一旁,看着出人头地的儿子,得意地一口口喝着茶。就这样,王志军踌躇满志地跨入了千里之外的大学校门,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军旅生涯。


《健康大视野》:当时为什么选择到上海读书?

王志军:被军医大学录取后,还不知道学校在哪,赶紧托人帮着查找,才知道在上海。那个时候觉得上海很神秘,旧时代的国际大都会,十里洋场,觉得比北京还神秘,很高兴,而且南方还暖和。

《健康大视野》:去了上海适应吗?

王志军:去了上海,一发军装,自己衣服全都不穿了,穿着军装,枕头也是统一的不让用自己的,一块白布就把衬衣一包搁在那儿就是枕头,被子就是那个绿被子,不分反正,到了冬天才知道南方的凛冽了。那个时候我们读军医大学没有寒假,不放寒假。记得在春节前后寒流来了以后,上海那个水管都冻了。虽然是北方人,但真是扛不住,北方在屋里不冷,去了上海以后真是领教了,手的小拇指外侧、耳朵后边、脚后跟的后边,全是冻疮。

命中注定的眼科医生

       几年难忘的大学生活后,毕业时,正赶上301医院来招人,优秀的王志军一眼就被选中,从上海来到了北京,来到了中国最好的部队医院!但让他哭笑不得的是,一到医院,他和另外一个同学被轮转到了妇产科。那时的观念还很保守,整个妇产科都没有男医生,不仅社会对男妇科大夫有成见,他们自己也很抵触。但科主任很想让他们留下来做妇产科医生, 当谈及此事时, 同学的女朋友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真的, 对他同学说,你要当妇产科医生我就和你分手。

        两个月之后,王志军又轮转到眼科,并就此和这项事业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其中既有他的天赋,更多的也是源于他的勤奋和努力。轮转结束时,他的工作得到了科室领导的认可,当时的眼科主任宋琛亲自点名要王志军留下来。王志军回忆说,面试时,宋主任专门让他把手伸出来看看,点头表示认可地说,是双灵巧的手,就此把他留在了眼科。

        当然,帮助王志军留在眼科的不仅在于那双适合拿手术刀的灵活的手,更在于他努力认真的态度。毕业分配来到北京,还未娶妻生子,每个周末的值班几乎成了“孤身寡人”王志军的“专利”,一次全军开眼科大会,他曾连续一周值班,吃住都在医院,王志军笑谈,那个时候值班对于自己也是好事,这让他得到了很多实际上手的机会,很多简单的缝合手术都由他独立完成,王志军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还连连表示“很过瘾”。

       科室一引进新设备,开展新的手术项目,他也会在空闲时反复练习、揣摩,这股刻苦钻研的劲头让他很快就挑起大梁,毕业没几年,王志军做白内障囊外手术在医院里已经小有名气,很多患者甚至是通过关系排队找他做手术。


《健康大视野》:当时你刚刚进入301医院,都有哪些前辈给予过你无私的帮助和指导?

王志军:宋琛主任要的我,那个时候竞争很强,也有一些人,家里有关系有背景的也想来,但是宋主任这个人是很耿直的一个人,她不买那一套,我看你是什么就是什么,我就要他。何守志、马志中他们都比较认可我,我回想看看我确实没有愧对宋琛主任,也没愧对何守志教授和马志中教授,还有黄一飞他们几个前辈,现在我也很尊敬他们,当然老宋主任已经去世了,现在也很怀念她。

《健康大视野》:那在业务上,哪些前辈给予你支持?

王志军:那个时候搞角膜移植,跟马志中教授一起基本都是晚上做,有一次夜里12 点多,我拿一个线头在那里练习,把病人卸下来的角膜往供体眼球上缝,被马教授发现了,他是很果断的一个人,当场鼓励我,给了我一根专业手术用的缝合线。这把我美的,那个时候那个线很贵,一百多块钱一根,我们工资才60块钱,一根线是我两个月的工资,马教授就很干脆地把那根线给我。我就用这根手术线把病人的角膜再缝到供体眼球上去,缝完了快两点了,人家值班的都回家睡觉去了,我还在那慢慢缝。

香港深造开拓视野和能力

       给予王志军无私帮助的不仅是院里的前辈,还有其他一些权威专家。超声乳化玻切手术诞生后,王志军开始跟随马志中教授做玻切手术,院里又请来香港的眼科专家何志平教授进行指导。在他们的带领下,王志军很快就成为独当一面的主治医生。

      1993年,作为院里的业务骨干,王志军被派到香港进行深造,强化学习。跟随何志平教授每天临床做手术,让王志军的视野和技术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在何志平的鼓励下,王志军选择在香港进行了研究生的学习。


《健康大视野》 :当时为什么选择在香港读研究生?

王志军:何教授挺喜欢我的,就说你留下来给我做研究生吧。后来我着手办手续,军人办手续相当难,到把手续办下来了, 香港中文大学那边的入学材料就过期作废了。还是何教授争取为我延期保留这个位置一年时间,一年要交五百港币,那个时候五百港币是不小的一笔钱,蛮心疼的。但很遗憾后来何教授他辞职了,最后办下来是跟着曹安民教授学眼科病理,从事眼外伤的病理研究,曹教授说你应该读博士,但是那个时候军人有纪律,出去的时间不能太长,就回来了。

抗震救灾带来的考验和自信

       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一次全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人道主义救援大行动,王志军也参与到了其中。这次抗震救灾不仅让王志军和他所在的医院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奖励,包括他本人也获得了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但更大的收获是让他认识到自己在组织和管理上的能力。

        当时和他们一起行动的有三家野战医院,其他两家兄弟医院被安置的地方都有现成的设施和场地。而他们医院没有合适的场地进行安置,在陈院长和孔政委的指导下,王志军就亲自带领大家找到一个有水有电,但已经成为废墟的地方。第一时间,和战友一起平整土地、硬化地面、盖板房,就这样,用很短的时间就凭空建立了一个非常实用的野战医院,大家在卡车上住了50多天,实地开展了大量的救治工作。

《健康大视野》 :那次抗震救灾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王志军:在都江堰抗震救灾建设医院的时候,包括需要搬个砖给那个帐篷里面垫砖头都是我亲自去带,亲自要搬,所以有一个大夫说,哥,你这把年纪别上了,你就告诉我怎么做我们来上,我说那不行,咱们要干就一起干。作为军人,我特别崇尚这样一句话,“跟我上”,特别听不得“给我上”。

《健康大视野》 :因为这次经历发现了自己的哪些潜力?

王志军:后来我一想,原来我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么强,别说弄个科室,弄个医院我都能弄活它,所以应该有自信。


世界这么大,想去接受一些新的挑战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自信,2010年,王志军做出了一个自己人生里非常重要的决定:转业退伍,到地方医院去接受新的挑战。这个想法由来已久,他的良师益友马志中教授转业去了北医三院,他就一度萌生了一起去的念头。2010年中日友好医院的相关领导辗转找到王志军,希望他加盟,推动医院眼外科的发展。全新的平台,有更多的挑战和创业的激情,这次机会让王志军怦然心动。

       但要做出最后的决定并不容易,31年的军旅生涯,26年固定的职业生活,离开稳定而习惯的环境,更要脱下心爱的军装,去选择一个未知的挑战。这个艰难的抉择让王志军彻夜难眠,妻子也因为不理解和他吵了两个月的架,但王志军最终还是选择出来闯闯。

《健康大视野》:当时是怎么下定决心的?

王志军:我反复地问自己几个问题,你在军队里边也是干眼科的,出来也还是干眼科医生,但如果说地方某个医院给我的平台更好,那对我来说是不是可以更大地发挥自我价值。最难下决心的时候我还给马志中打电话,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他做完手术可能很累,睡着了让我吵醒了。我说马哥,我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他马上清醒了,他说志军,其实我觉得你早就应该出来创业,因为大家都堆在一起你很难发挥出你的特长。有了他那句话我就决定了,第二天早上我就把转业报告交给院里,院里很爱惜人才,动员了方方面面的人留我,但我也想清楚了,我说我还是想出去闯一闯。

《健康大视野》:实际出来以后,心态有什么变化吗?

王志军:现在想想我来的时候也蛮有意思,我跟中日的院长说我出来就想干事,病房我要看一下,当时我一看病房特灰心,病房条件和301有差距,但自己决定出来了,就要好好做事情!我就提出要求,希望医院能够给予科室更多支持,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开始科室建设。

五年时间带来的改变

       王志军回忆说,他刚来的时候,眼科只有20个床位,他第一个要求就是增加眼科的床位。尽管医院里空间有限,医院领导还是实现了当初的承诺,在最困难的时候给眼科的床位增加到了四十张。为了让科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2014年新院区租赁下来以后,很多科室不愿意去,因为新院区里面很多设施不完善,这个时候,王志军带头主动申请去新院区,进行医院新区的建设。小到吃饭问题、电源开关设置问题,大到人员安置问题,他和曾经是人事处处长的行政主管带领大家一起完善新院区的各项事宜,遇到问题,一起张罗、一起研究解决方案,一点点地落实、执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管理统筹协调能力,让中日友好医院的西院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日渐完善,成了医院内部的标杆院区。

        除了想方设法地增加科室床位,王志军还把自己的一些管理理念、运作流程带入到新的工作中来,当时手术器具的消毒都是统一在医院的大消毒锅里进行,大大降低了流程效率。王志军到来后,就向医院申请了两套小消毒锅和锅炉,这么一项小的改动,就让眼科每天的手术量增加了一倍。

        为了提高效率,他还明确分工,让下面的医生和护士各司其职,专注自己负责的领域,确保工作的流程化和规范化。几项措施推行下来,眼外科的手术量迅速增加。王志军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自己刚来时,眼外科全年的手术量是900多台次,到2014年时就增长到了5100多台次。有时一天的手术量能达到40多台,让很多医生累得几乎虚脱。


《健康大视野》:手术量增加,科室医生队伍是不是也相应地增加了?

王志军:我们现在床位接近60张,但是人还是20张床时的底子,所以大家是超额劳动。虽然还有一些编制可以招人,但是你作为科室学科带头人,你必须把握好团队建设的长远发展,你不能急于一时,呼一下进来这么多人,团队的建设是关系到一个科室日后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事情。

《健康大视野》:在管理上你有什么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王志军:我的管理就是以我的人格去影响别人,我从来没有说用权威压过谁。这个科室运作过程当中哪出问题了,我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去处理好。我们科里开会并不多,前提是团队中每个人每天的分工都是明确的,我的职责更多的是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我对我的手下要求严格,但不那么苛刻,交通遇阻,晚来一点的,你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可以。这种管理我还是在香港的三年中学到的,作为一个团队的一员,你必须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如果你一天到晚都不知道你该干什么,这个团队也就不会有好的发展。

努力前行, 不抛弃、不放弃

       手术数量的提高,虽然让王志军和他的团队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但从来不会影响他们面对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挑战。2010年,他刚到中日友好医院不久,就遇到一例重度复合伤的青年学生,做实验时加热的化学品容器爆炸,导致眼球损伤,全身热烧伤和化学烧伤以及右侧颈丛神经损伤。此前眼科从未收治过如此复杂的外伤病例,很多医生不敢接受,最后王志军力主把患者留下,组织全院八个科室以及外院的专家进行会诊,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终于让患者顺利康复。这一复杂病例救治的成功,大大提升了中日友好医院眼科全体医护人员面对复杂重症眼外伤患者从治疗到护理的信心。

        另一个让王志军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东北小女孩因为车祸受伤严重,包括颅底在内全身多处骨折、眼球破裂、心包和腹腔积液,辗转多家医院都没有好的治疗方案。在找到中日友好医院后,王志军再次力排众议,决定为女孩治疗。入院后的第一时间内就组织院内多个科室进行会诊,成功挽救患儿的眼球后又积极联系301医院小儿骨科的李浩宇教授为孩子的股骨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


       每每说到这些案例,王志军都如数家珍,这也是他到外面进行宣讲时经常提及的病例。他反复强调,不管伤口有多大,还有没有感光,过去那种直接把眼球摘掉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这种过去理所应当摘除的伤眼,现在经过我们的努力,近三分之一的伤眼是可以保留并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恢复,如果眼球摘掉了,那病人就一点能重新看见的希望都没有了。包头的一位车祸病人,颅脑开放性损伤左眼球破裂,参加救治的眼科一线医生见右眼完好而做出摘除左眼的决定,还好,最后是科主任把住了这一关。2天后患者清醒后发现右眼是没有光亮的,视神经彻底损坏了。倒是缝合后的左眼有一些光感,最后又经过王志军的两次手术,让这位患者奇迹般地恢复了到0.4 的最佳矫正视力。

      因为王志军等医生对重度外伤的救治以及救治新理念的推广,让越来越多的医生改变了在眼外伤救治过程中决定摘除眼球的老理念,眼外科的救治也成为他所在医院的一张王牌,在每五年一次的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的评选中,他本人因此获得了这项殊荣。

《健康大视野》:你们的眼外科手术作为一张王牌,和国外比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王志军:我们中国的眼外伤是能走向国际的。我们的救治水平他们看了感到非常惊讶,比如说我们治疗过一个在加拿大留学的学生,打篮球时被破碎的眼镜片切割伤导致严重的开放性眼球裂伤,视力到了没感光,人家就劝他回中国来治疗,最后经过我们的手术不仅保住了眼球,还恢复到了0.1左右的视力,然后又回到了加拿大。

《健康大视野》:获得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时心情如何?

王志军:顾不上想太多感慨,因为那个场面很激动,接见我们的是习主席、李克强总理,还有我们军委的副主席们。你刚刚脱下军装4年,能有机会和军委的领导相见,顾不得想太多,反正很激动,也蛮开心的。下来后想,是这几年的努力赢得的这么高的荣誉。


传承正确的眼科技术和理念

       现在,王志军每天都会在六点钟起来,用十分钟洗漱完毕,然后到公园进行一个小时的锻炼,然后再到医院开始一天的工作。因为长期坐着通过显微镜做精密的眼科手术,王志军曾患有很严重的颈椎和腰椎病,这也是很多眼科医生都有的职业病。2012年在进行一次国际交流时,王志军因为腰椎病,整条右腿都是麻木的,疼痛难忍硬是打着封闭做完了手术表演,这更让他认识到健康对医生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早晨他都会慢跑并打一个小时的太极拳,手术之余,也会做一些简单的健体动作,从而保证能有充沛的体力进行更多的手术。

        王志军说,自己从其他师长前辈身上学到了很多,严谨、毅力、坚持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些特质也表现在他的身上。即使是现在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不管面对多难多复杂的手术他也会做到全力以赴。他说,这样的状态,他会拼到最后身体扛不住的时候为止。他也希望把这种精神和自己的经验传承给下一代。现在每次做完手术,他都会把一些手术中的得失与年轻医生分享。而在未来,他的孩子也会加入眼科医生的行列,传承他的技术与经验。

       提及孩子,王志军一直心怀愧疚,因为忙于工作,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妻子负责的。高考时,他正在都江堰抗震救灾。填报志愿时,孩子征求他的意见,他建议学医,孩子想了想,接受了,最后选的专业也是眼科。说到这一点,他言语中既感到自豪,又有些后悔。

《健康大视野》:孩子选择子承父业,是不是感到很高兴?

王志军:其实有的时候会有些后悔,觉得学医非常的辛苦,本科五年,毕业以后光一个本科学历是不行的,还得硕士三年,今年硕士毕业还不行,还得要考博士,还要参加医师培训。可是他中学的同学,大多数都已经挣工资了,还有的已经成家了,他还在奔波读书学习,十几年下来才能工作。但是我也坚信在一个健康和正常的社会环境,医生是会有它独特的地位的,是受人尊敬的。


       对于医患矛盾,王志军认为是很多因素造成的。而对于医生本身来说,你只要是一个好的医生,就要懂得如何去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他说,一个好的医生不单单要有过硬的本领,还得要脑子里装着病人,有一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善于交流,所以说情商智商必须是要合一的,让病人感受到你的善意,病人才会相信你,他对你的治疗结果才能有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在同志的眼中,他是好领导,让大家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自由发挥自己的价值;在领导眼中,他是一名实力派干将,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一切任务;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个不算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因为他的工作要把大部分精力交给他的病患和医院;在患者眼中,他是一名仁心仁义的医者,带给大家光明和希望。在他身上,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一名好医生、好医者仁心的内涵。我们看到了他用自己的医术在竭尽全力地挽救病人,带给患者看得见的希望。

出诊时间:每周一下午中日友好医院本部门诊

地址:朝阳区樱花东街2 号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在中日友好医院西区门诊

地址:科荟路科荟桥东中日友好医院3 层门诊

擅长治疗:眼外伤救治、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白内障等眼疾。

 

上一篇: 医学界的钢铁战士——刘鹏

下一篇: 中医内科首席专家晁恩祥:呼吸科泰斗 传染病防治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