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欢)昨天是“中国房颤日”,在中日友好医院义诊活动上,该院国际部主任医师孙艺红透露,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患血栓的风险大约是普通人的6倍。
孙艺红介绍,正常情况下,心房收缩能将心房内的血液泵入心室内,心室收缩将血液输送至大血管。房颤时,心房不规则的颤动使其失去有效的收缩,血液在心房内瘀滞,容易形成血栓。而心房内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便可随血流进入到身体各个重要脏器,导致血管栓塞。
据统计,我国房颤患病人数超1000万人,新发患者不断增多。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脑血栓引发的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10%至20%的房颤患者在未来会发生严重的致残性卒中。
引起房颤的原因很多,包括基因变异、甲亢、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长期饮酒、过度劳累、抽烟等也是常见原因。孙艺红称,房颤时,由于心脏跳动不规则,会使人感到心慌、气短、胸闷、精神不振,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些人出现原有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症状加重。她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要筛查房颤,感觉心脏不舒服时,首先可以自己摸摸脉搏,发生房颤时脉搏会非常紊乱;还可以到医疗机构测心电图或做24小时心电监测。此外,很多穿戴设备也可起到监测功能。
http://bjrb.bjd.com.cn/html/2017-06/07/content_139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