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 停复诊通知
  • 在线查询
  • 执业医师查询
  • 医疗服务价格查询
  • 人员招聘
  • 日文版

媒体报道

媒体新闻

文字大小

新华社参考消息:人工智能筑梦医疗:改变正在发生(2018年3月28日)

来源:北京参考网 发布时间:2018-03-30 14:23:22

日前,国内首款黄色人种皮肤肿瘤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优智AI在中日医院上线,这款新系统的应用备受业界关注。


  “人机对战”现场

  人工智能不断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包括医疗环境的改变,它正在重新定义医疗场景——日前,国内首款黄色人种皮肤肿瘤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优智AI在中日医院上线,这款新系统的应用备受业界关注,其在医疗领域的强大辅助功能也得到了认可。

  “从研究测试来看,优智AI系统不仅在识别准确度的数据上领先国际水平,更由于专门针对黄色人种、采用皮肤镜数据20余万张进行训练,因此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中日医院皮肤科主任崔勇教授表示。

  新系统上线现场,10名来自北京、云南、内蒙古等地的皮肤科医师与优智AI系统进行了“人机对话”,两者进行了一番较量。由国内多位皮肤科专家组成的出题组预先准备了60组病例图片,现场随机抽取10组图片由优智AI系统与医师同时作答,结果显示,AI系统辅助诊断的准确性非常高,并轻松地战胜了医师们。 。

  人工智能给医疗带来的改变让业界称赞,崔勇告诉记者,该系统可以在基层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病情。“当然,这并非意味着该决策系统是万能的,它仅仅是辅助手段,也不会完全代替医生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正在医疗领域发挥着更大的影响力。AI参与的医学领域包括可分析腹部肿瘤的腹部医学影像处理系统、精准射频消融肝癌手术、超声机器人、儿童成长发育迟缓智能诊断辅助系统等。同时,为医生提供智能诊疗工具、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也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主要方向。

  “AI+医疗”发展的背后有着行业自身的驱动力,以皮肤肿瘤为例,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医疗机构每年的皮肤科门诊量超过2亿,而皮肤科医生数量仅略超过2万,这意味着,皮肤科医生的年均接诊量数以万计。

  门诊量高负荷只是压力源之一。“皮肤科还是涉及病种最多的临床二级学科。”崔勇表示,根据皮肤科经典教科书记载,不同皮肤病诊断名称超过2000种。这也就意味着单单依靠人力的复杂性和风险性的存在。由于皮肤肿瘤表现较为复杂,也就给了误诊、漏诊可趁之机,这样的情况在基层医疗机构更为突出。

  崔勇认为,人工智能正在努力打破这一尴尬局面,优智AI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帮助医生高效准确地完成工作,也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同时也能更好地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皮肤肿瘤人工智能产品作为辅助诊断工具,能够在临床上使得很多原本被误诊、漏诊的皮肤肿瘤及早地被发现。”

  “国内的皮肤科人工智能研发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影像诊断中心主任孟如松说,此次发布的首款黄色人种皮肤肿瘤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其测试结果显示,通过皮肤镜辅助诊断良恶性分类符合率可达85.2%,在疾病和大类混合分类上符合率可达66.7%。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中国企业数量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业内人士指出,在深度学习、识别技术等方面,我国企业都展现出卓越实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发展步伐都走在世界前列。首款黄色人种皮肤肿瘤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由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项目组与优麦科技联合开发完成。优麦科技CEO常江表示,目前上线的这款系统聚焦于皮肤肿瘤,下一步即将扩展到更多皮肤病病种,适用于更多皮肤病辅助决策场景。

  “我们的愿景是通过科技创新改善人们的皮肤健康状态。”常江坦言:“此前我们已经通过打造优麦医生APP建立皮肤科医生专属的学习协作平台,用于解决医生教育问题,而此次推出的优智AI系统则是通过人工智能助力医生开展临床诊治工作,目标是服务于国内百万数量级的基层医疗机构。”

  “优智AI系统的发布在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卢清君表示,基于皮肤科所具有的形态学、影像学特征,识别技术在皮肤病诊疗方面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因此皮肤病人工智能系统在应用层面的产业化落地有望领航医疗类人工智能。

  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人工智能+医疗”的前方是一片坦途。医疗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是一个问题,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本素材,医疗机构彼此之间未开放、不共享的情况是存在的。现实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患者资料仅存在于医生个人工作电脑中,即便在一个科室内也无法共享。种种因素造就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直接阻碍着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大数据”的形成。

  但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了研发和推广序列,医院也在以开放的姿态和社会机构开展合作,他们正在尝试打破藩篱,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也把医生“解放”出来。

  “基于皮肤影像大数据的智慧诊断时代已经到来。”卢清君表示,依托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医疗资源的使用率将不断被优化,从而实现患者、医生、医疗机构等多方共赢。(北京参考记者 房磊)

新闻链接:人工智能筑梦医疗:改变正在发生


上一篇: 中国网:首款黄色人种皮肤肿瘤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上线(2018年3月29日)

下一篇: 《中国医学论坛报》:人工智能初试锋芒,皮肤肿瘤“首当其冲”——中日医院举办首款黄色人种皮肤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