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 停复诊通知
  • 在线查询
  • 执业医师查询
  • 医疗服务价格查询
  • 人员招聘
  • 日文版

媒体报道

媒体新闻

文字大小

健康报:融合跨界 做病人的守护者 (2018年5月2日)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18-05-02 12:07:11

记者来到中日友好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段军医生的办公室,不到20平米的办公室有十多位医生聚在一起,正接受医务处处长有关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培训。此时正逢中午十二点,所有人都还没吃中午饭,在段军副主任的带领下,大家积极提出自己的思路,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如何提高医疗质量,如何保障患者安全,如何改善患者满意度。他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看现在大家都忙,一个主治医生手里好几个重病人,都在想方设法诊治患者。临床医生再优秀,处理复杂问题再有经验,但在日益繁重的业务量面前,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纰漏,如果院内的制度和流程再不够完善的话,就很容易出现低风险手术患者的意外事件,这个时候该怎么办?病人在重症监护室有ICU医生为他们保驾护航,但是如何保障普通病房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如此简单的几句话让记者感受到了段军医生的充沛精力和敏捷思维,他抛出的问题让记者饶有兴致地看看他有么好招数能破解这些医疗难题。

利用互联网,优化院内应急体系

段军医生说,自己作为国家应急救援队的成员,一直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对“优化医疗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这一领域感触尤为深刻。早在2016年4月,段军医生访学美国麻省总医院时,就刻意去了解这家全美排名第一医院的应急体系。正是因为该医院完善的制度流程,很多普通病房的患者,以及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的病人即便出现病情恶化,也会得到及时的救护。这次访学经历,让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创新改善国内医院的应急体系。

他介绍,在中日医院,院领导极度重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目前医院即将完善院内的blue code应急体系:即在普通病房或公共区域患者一旦出现猝死或意外情况,立即按下床旁/护士站或公共区域的blue code按钮,三分钟之内,blue code团队轮值的ICU医生/住院总将会携带AED和急救包,立刻来到病人身边,参与并指挥进行抢救。

段军医生曾经全国范围调研过,国内的普通病房如果出现病人心脏骤停,首先是一线医生呼叫二线医生和住院总医生,如果二线医生在会诊,或者来不及赶到现场,这时一线医生就只能自己进行复苏和抢救。但是普通医生与专业训练过的重症科医生对病人的心肺复苏,复苏后的抢救以及进一步治疗的能力水平差别很大。一旦院内完善有blue code按钮,一键式报警,病人在出现危险瞬间“报警”,专业的ICU医生就会赶到现场,为患者展开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一系列专业的急救抢救流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自主循环,争取存活的机会。

段军医生说,“没有患者病情的突然变化,只有患者的病情变化被医生突然发现”,这句话让记者咂摸了很久。段军医生认为,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需要blue code团队介入进来之前,病情一定会有变化,有变化就一定会有表现,只不过医生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发现,所以才造成了最后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体系叫做RRT,中文叫做快速反应团队。目前已经联合研发了设备掌控宝APP,已经能够对普通病房的心电监护病人进行病情监控。在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的时候,手机软件能够立即反应。例如当病人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达到设定的报警阈值时,就会在预定医生手机上报警,这时RRT团队轮值人员就会迅速介入,在患者出现心脏骤停之前进行诊治,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医疗安全。

段军医生向记者介绍,如何设定启动RRT相关指标的报警阈值是个大学问。国外有把单个指标设定阈值,如血压降到某一数值就会启动报警,或者把血压、心率等数值降低作为积分,多个指标降低累积积分到达某一数值也会启动报警,但这样依然会出现假阳性,有的病人也许翻身咳嗽也会出现报警,这种假报警会无端调动医疗资源,造成浪费。他正在研发的,基于不同病人基础生命体征不一样的特征,把指标的变化趋势作为一个报警指标,用变化趋势来积分,用变化趋势积分来衡量病人隐性的病情变化,这样假阳性率更低,也更科学。据介绍,这项RRT系统已经在中日医院普外科,骨科和国际部开展,将来会进入内科,中医科,把全院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控起来,把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段军说,“未来创新的应急体系可能是理想层面的,现在所做的,包括RRT,都是依据患者病情发生变化而采取的应急行动,未来会采取综合措施来阻止患者病情发生变化,但这是理想主义,看似不可能,但创新就是让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不是吗?”段军乐呵呵地反问记者。

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培训体系

交流中记者得知段军本科硕士均在湘雅医学院求学,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读博士,专业是心血管内科,后来工作从事重症医学专业。他说,他就是把心血管疾病和重症医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为重症医学循环重症和呼吸重症最为重要,循环重症领域最多的涉及到心血管系统。早在2014年,他就创办“循环重症”微信公众平台,推广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在重症超声,血流动力学等领域,全力打造重症超声模拟培训品牌,作为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的有益补充,效果很好。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段军连续5年荣获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师,并且在2012年获得AHA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卓越贡献奖。段军说,他热爱教学,自己率先把重症超声培训引入医院,建立床旁超声培训基地,还喜欢在各地,在公众号利用直播等技术手段为基层医生做专业规范化培训,以前做培训都是理论学习,现在加入了模特操作,模拟培训,让培训中的实际操作更为真实,体验感更好。

新闻链接:融合跨界 做病人的守护者


上一篇: 医师报:简单爱-医者日记|医生、患者、家属三者之间维系着什么?(2018年4月26日)

下一篇: 中国新闻网:“互联网+医疗”有望改变中国就医现状(2018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