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主治医师 高倩
2014年的一个普通下午,我正在急诊轮转,一个同事突然激动地冲进屋里来:“中日医院新院长王辰今天视察急诊,快来看男神!”隔着重重人头,我只看到了背影。“神秘”是当时王院长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一个月后我结束轮转回科,科里主任说:“王院士准备在中日开展门诊,你去做助手帮个忙吧。”怎么也没想到,前一个月还在心中遥远神秘的王院士,就这样“从天而降”到了眼前,我也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四年院士门诊的学习之旅。
无论病情如何 不放弃每个患者
和王院士出门诊遇到的第一个患者是个产后肺动脉高压的年轻妈妈。她对自己的病情、对孩子的未来都很迷茫。王院士看到她后坚定地说:“你的病我一定可以帮你控制。”一颗定心丸吃下,患者焦急的心情明显放松,对治疗也有了信心。王院士随即开始详细询问病史、查体,还做了腹部触诊。在一旁的我也慢慢进入角色,努力记下每一句医嘱。年轻妈妈此后成了王院士的“铁粉”之一,俨然追星族一样。
其实在门诊,这样的患者很多,还有的激动得话都说不清楚,反复强调终于见到了院士本人。每当这个时候,王院士总会耐心地倾听患者表述,同时不失时机地问清病情,从没有不耐烦或着急。
更有很多走投无路的终末期肺病患者,怀抱最后一丝希望到院士门诊就诊。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几年来,数百个患者,无论病情如何,从未听到王院士放弃其中任何一人,他总是能想尽办法给予患者最好的照护。
曾有个确诊肺癌全身多发转移的患者前来就诊。在很多人看来,她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意义,然而王院士依然没有放弃。他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患者的承受能力,先后给予化疗、免疫治疗、放疗,同时每次看诊时配合心理疏导,鼓励她坚持下去。
一年多过去了,这个患者经历了放射性肺炎、放疗后真菌感染等并发症,仍然积极乐观地进行治疗,生存时间也远超之前想象。从王院士这里,我切实感受到了医患关系是人世间最温情、温暖、善良的关系。
严谨的精神已深入我的骨髓
门诊患者病情千奇百怪,院士门诊遇到的多是疑难复杂的疾病。因为时间所限,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凝练出一份高质量的门诊病历是一大难题,王院士的严格要求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
门诊病历经常需要抄写化验单结果,为了节省时间,一开始我总是写得很简单,比如“血气分析:PH 7.35,PCO2 45mmHg,PO2 80mmHg”没想到,这样短短的一个结果被王院士挑出了数个错误:“为什么不写吸氧浓度?pH、pCO2、pO2大小写怎么没有区分?”我赶紧大笔一挥“FiO2 35%”,王院士更是怒上加怒:“你知道FiO2的全称吗?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比值怎么会有百分号?应该是0.35!”
门诊初期几乎每份病历都会被挑出几处错误,“Impression——病人已经明确诊断慢阻肺了,还可以叫作Imp吗?”“查体未及明显异常——胸膜摩擦音有的大夫号称一辈子都没听到过,实际上是他根本不会听!”“思力华+莫西沙星——商品名和通用名不可以混在一起写!”越是细小的地方越是容易犯错,而我的这些“小错误”从来没有逃出过王院士的火眼金睛。
初期,作为“菜鸟”的我每次被指出错误时,都感到羞愧难当,然而几年过去了,这种严谨的工作精神好像已经深入我的骨髓。经过几年的时间,我的门诊病历写得越来越严谨,对医学的态度更加缜密,这种态度的养成让我受益匪浅。
王院士由于兼职行政职务,日常工作非常繁忙,然而凭借着其对临床的热爱、对本职工作的负责,院士门诊得以长久坚持下来。如果遇到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出诊,王院士会千方百计地调整时间,甚至经常坚持到深夜才把患者全都看完。即便时间已经很晚了,面对复杂患者,王院士也毫不急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耐心解答,直到患者满意离开方才休息。
要成良医,必修人文
医学功底扎实是王院士给人的第一印象,对疑难危重症的诊治能力及全面大局观更是我们的榜样。
记得门诊遇到过一个咯血的年轻男性,肺部多发小斑片影反复消长,多处就诊没有头绪。王院士经过详细的临床问诊,从化验单当中发现了患者结核IGRAs升高明显,抽丝剥茧般地推断出患者是结核感染,因其正值壮年存在部分自愈情况的可能,所以结核病灶出现消长,给予规律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病灶明显吸收,症状好转。
除了高超的临床水平,王院士的人文素养更是超出我的想象。日常出口成章,各种典故信手拈来。越是接触博学的王院士,我越是觉得自己全方位的不足,正是这种对自己不足的清醒认识,使得我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如履薄冰,用心给予每个患者最好的照护。
“希望学生中有人能成为院士”
对于科里的住院医师,王院士一直非常关心,不仅大力推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日医院就加入了第一批PCCM专培基地,日常也会定期参与中日呼吸中心大查房,参与疑难病历讨论,看望危重患者,尽可能多地给大家授课。
为了和PCCM学员多接触,王院士还特意让所有学员轮流参加院士门诊,一方面了解学员自身水平,一方面在实践中进行指导。
每个初期轮值进来的学员都会犯和我开始一样的错误,王院士总会不厌其烦地挨个指正。遇到个别因为太紧张而表现不佳的学员,王院士也会发火,过后他又很快后悔:“下次我发火的时候你们先把患者请到外面,咱们私下说,不能让我在患者面前落你们面子。但我对你们也不算严格,我当年做住院医的时候翁老对我的要求更严格,住院医期间就必修要接受最严格的培训。”王院士还经常打趣我们说:“我的老师是翁心植院士,我的老师的老师是钟惠澜院士,我希望未来我的学生当中也有人能成为院士。”
我常常感叹自己如此幸运,在住院医期间就能跟随大师长期学习。四年过去了,我已经从当年的“菜鸟”逐渐成熟,成为可以独立带组的主治医师。“学知识易,生思想难”从住院医到主治医转型关键期间能跟随王院士学习是我的幸运。未来,我作为院士门诊助手还将培训更多的PCCM学员上岗,承上启下,唯愿能将这份大师风范更多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