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
- >>
光明网:专家呼吁:应尽快建立皮肤影像技术体系(2018年10月19日)
现阶段,我国皮肤影像领域还存在着皮肤影像设备不完整、技术线路未整合、临床研究和应用水平存在较大地区差异、人员尚无培训和专业认证等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副主任医师孟如松提出,尽快建立皮肤影像技术体系成为学科发展之必须。
日前, 由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皮肤科专委会、中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联盟皮肤科专委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皮肤病人工智能临床应用研究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主题为“协同构建中国皮肤病人工智能的共性资源和技术平台”。此举旨在以“学术引领、成果转化、服务基层”为指导思想,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层次资源整合,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皮肤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普及教育和推广应用。论坛中,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项目(CSID)研究院正式成立。据介绍,CSID项目由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主任医师崔勇发起,于2017年5月正式启动。此次CSID研究院成立后,将与高校、研究院所紧密合作,全面承接CSID的科学研究事务,包括基于皮肤影像数据的基础研究、优智皮肤系列AI的研发、皮肤影像设备的相关研究和改进、CSID开放课题的管理等。
“CSID、中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联盟皮肤科委员会和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皮肤科专委会将分工协作,努力推进皮肤影像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在我国的落地化应用。”崔勇说,2018年至2019年,我们还将全面推进皮肤影像领域的医教研工作、将CSID研究院打造成皮肤影像资源相关科学研究的独立机构,争取在2019年底前,完成发布10个/类皮肤病AI产品。
据了解,基于影像学、形态学的特征,识别技术在皮肤病诊疗中更具用武之地,这直接推动着皮肤病人工智能(AI)的发展。而“好数据”是皮肤病AI研发的决胜因素。但一直以来,医疗数据普遍较封闭,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的图像设备的原理和技术的差异,获取图像的方法和标准不统一,很难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必然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可靠性。
“数据和算法是AI的两大要素。”孟如松指出,好算法虽然是价值千金,但是好数据却更是千金难买。在AI研究中,最重要不是AI技术哪家强,而是看谁有更多高质量的大数据集和拥有一批权威相关(影像)专家参与大数据标注。此次CSID研究院的建立,让皮肤病AI研发获取“量大、质高”的数据成为可能。
崔勇介绍说,为了改善我国皮肤影像中心建设碎片化、不均衡、无标准、证不足的现状,我们亟待建立皮肤影像中心的模式和技术路径。截至目前,CSID已经完成30多万份多维度皮肤影像资源的收集和归类,涉及病种超过500种,其中超过1000例数据的病种达到300种,全部数据完成标准化标注,并通过建立协作网、制定统一标准及流程、对皮肤影像数据分阶段分析等路径,初步构建起了皮肤影像和人工智能的一套应用体系。
“依托CSID,我又牵头成立了两个专家组织: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皮肤病专委会和中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联盟皮肤病专委会。”崔勇说,通过专家+研究所+企业的运行模式,建立医教研产学共同体,CSID提供资源,企业提供技术,目标就是开发出能够真正落地应用的皮肤病AI产品。
此外,赋能基层是CSID的关键词之一。崔勇表示,CSID的建设愿景在于建立一个基于皮肤影像大数据资源的共享式、开放式、协作式工作平台,发挥以下三大“赋能”作用,包括提升基层皮肤科医生皮肤病诊断能力、全国皮肤科医生开展相关皮肤病的AI应用研发、皮肤影像装备和解决方案的优化等。需要强调的是,技术的目的,不是替代,而是支持。通过AI应用为皮肤科医生赋能,也是CSID大力推动中国皮肤影像事业的发展的动力。(光明融媒体记者田雅婷)
新闻链接:专家呼吁:应尽快建立皮肤影像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