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
- >>
北京青年报:年肺移植破百例 中日医院进入全球八大肺移植中心(2018年12月19日)
今年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突破百例,进入全球八大肺移植中心。接下来,中日友好医院将牵头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肺移植规范。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日友好医院获悉,目前国内肺移植年龄最小的为12岁,儿童肺移植仍是空白,中日医院在明年也将启动儿童肺移植的探索。
“我父亲是位双肺移植受者。也正是基于此,我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身份--肺移植家属。”12月19日下午,在中日医院肺移植百例总结会上,肺移植患者孙国红的家属讲述了他的肺移植经历。去年3月,经历了10年病痛,孙国红已经完全脱离不了氧气。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I型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越来越困难。3月30日,孙国红来到中日医院接受身体评估检查;4月8日,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科主任陈静瑜为患者做了移植评估;5月3日,O型供体合适配型,准备移植;5月4日手术成功,孙国红终于可以畅快呼吸了。
▲中日医院年肺移植量突破百例,总结会上,患者一起唱歌庆祝
事实上,我国第一例肺移植手术至今已有40年。1978年,辛育龄教授在北京结研所开展了全国第一例肺移植。1984年中日医院建院以后,辛育龄教授将这项技术带到了中日医院,1996年至2016年间中日医院共开展了12例肺移植,术后生存期最长达10年。
2017年3月6日,中日友好医院与无锡市人民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引进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教授,成立了医院肺移植中心。"单独建立肺移植科",这在全国仅有无锡市人民医院和中日医院两家。2018年截止至今,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已完成104例肺移植,成为全球年手术量超过百例的八大肺移植中心之一,围手术期生存率80%,接近全球先进水平。
▲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科主任陈静瑜
陈静瑜介绍说,目前我国肺移植的供、受体和国外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没有脑死亡立法,目前我国脑死亡病人,平均呼吸机的时间一周左右才完成器官捐献;同时,肺移植没有进入医保,许多年轻的呼衰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此外,我国肺移植受者都是濒危状态救命才选择肺移植,国外受者是为改善生活质量享受生活选择肺移植,我们的老年肺纤维化病人占了70%",陈静瑜说,我国肺移植发展如此艰难,但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质量仍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主要得益于中日医院肺移植完备的体系建立。这套体系包括受者的筛选、指征把握、术前康复、供肺保护,术中胸外科与手术麻醉科规范流畅的配合、术后的监护,肺移植患者的长程管理和随访。同时具有肺移植支持体系,包括特异性抗体检测、全面的病原学监测、感染与排斥的细致分析、合并症预防等。接下来,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尽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肺移植规范,树立标杆。
“目前全国成功的儿童双肺移植是12岁,10岁以下、5岁以下的儿童肺移植目前是空白。”陈静瑜说:“2019年我们要积极探索儿童肺移植的开展。同时,加大肺移植推广工作,接受全国更多的肺移植团队来进修学习,推广中日肺移植经险,争取每个省至少有一个成熟开展的肺移植团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