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 停复诊通知
  • 在线查询
  • 执业医师查询
  • 医疗服务价格查询
  • 人员招聘
  • 日文版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文字大小

我院专家:飞机上成功抢救一个宝宝|希望更多的人能像他一样幸运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19 14:48:23

前言:2019317日上午,我院耳鼻喉科主任刘剑锋、神经外科医生李锐在从榆林返京的航空公司KN5667航班上抢救了一位11个月的患儿,挽回了他幼小的生命。宣传办采访并记录了事情的经过。

0.jpg

耳鼻喉科主任刘剑锋:317日上午,我在完成榆林市第一医院的会诊手术后按计划搭乘联合航空公司KN5667航班返回北京。北京和榆林的天气都很好,航行很顺利,航班准点在北京南苑机场落地。在飞机滑行期间,我听到一位中年女性惊慌失措的大叫:“快来人呀,我宝宝怎么了!?”我赶忙回头看,我的右后排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着急地快哭了。我马上观察孩子,是个大胖小子,大概不到一岁,并没有哭闹,但眼看着孩子嘴唇开始发紫,我马上解开安全带迅速来到母子身边,两位空乘人员也纷纷赶过来。

空乘人员立即广播呼叫“飞机上有位孩子需要紧急医疗救助,请医务人员支援”。我正在考虑孩子是呼吸系统还是循环系统的问题时,旁边过来一位先生说“给我把勺子”。我抬头一看是神经外科的李锐大夫,我们俩都有些意外和惊喜同时说了句“是你!”。

我们边询问孩子以往有无其他病,一边迅速解开孩子裹着的厚衣服。孩子的因缺氧嘴唇越发乌了,眼睛开始泛白。可能还主要是气道问题,我顾不得多想,拎起孩子的双脚,使得孩子头朝下脚朝上倒立,交给李锐,然后用手从前胸和后背推挤孩子的胸廓,连续几下。似乎有效,太棒了,孩子恢复呼吸了,嘴唇也迅速变红。看来判断正确,就是喝奶时发生误吸,是气道的梗阻问题。我把孩子放在母亲的怀里,孩子呼吸平稳,嘴唇红润,而且眼睛开始有光泽的看着我们。这时我问孩子母亲才知道婴儿只有11个月,平时很健康。

此时空乘人员也把氧气送了过来,我们把氧气袋给孩子罩上,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接下来是几位空乘人员请大家让开通道让机场救援人员带着孩子和孩子母亲先下飞机,进一步检查。后来才知道抢救期间病理科罗杰主任也一直在旁边助战。

这也是我第一次遇到婴幼儿出现意外。飞机上婴幼儿紧急医疗救援比较尴尬。急救应该迅速分析呼吸还是循环问题。该婴儿误吸导致气道梗阻可能性大,因此迅速采用了处理急性气道异物的方法,很幸运,成功了。当时从前排赶过来的神经外科李锐大夫第一反应是儿童癫痫发作,所以请空乘人员准备勺子或筷子用于急救。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锐:大约是早上1100飞机落地,本来大家都要起身准备下飞机了,突然听到乘务人员用广播询问哪位是医生协助抢救一位患者。我急忙从前排往后走,到患儿所在位置的时候,发现妈妈水平状态抱着孩子慌乱的绝望呐喊,我看到有人俯身在查看孩子,当时以为是孩子的父亲,我就用手扒了他一下,说我是医生,让我来处理,当他抬头后我发现是我的老搭档耳鼻喉科刘剑锋大夫。这时,旁边有人说小孩儿最初的症状是像抽羊角风的,我第一反应是癫痫,那是我们神经外科的专科领域。如果是癫痫发作,首先要保证呼吸道通畅。所以我第一时间先让空乘人员去找个勺子或筷子,以便把孩子的嘴撬开,避免误吸。然后托起下颌等患儿自然缓解,癫痫发作过去,大概两三分钟吸氧后就会没事。后来孩子母亲说,之前没有抽过,只有几次呛奶的情况,刚才是在喂奶时孩子突然出现状况,看来不是癫痫。随后,我配合刘主任进行了急救措施,孩子恢复了正常呼吸,真是捡回了一条命呀。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也发现院前急救很重要。像这样的小宝宝喝奶呛到,还有醉酒睡着后呕吐,都可以导致气道痉挛的误吸,必须时要做心脏复苏术CPR来抢救。去年,我们医院一名护士去美国,在飞机上碰到过醉酒的乘客发生了误吸,做了CPR,抢救成功。

结语:在采访两位医生的过程中,他们一直在强调,医生在危急时刻用专业和人道精神抢救生命是职业的本能,不用过多宣传个人。他们认为让更多的人学会急救,在公众场合遇到突发事件,更多的人知道怎么做,能够施以援手才是关键。在紧急情况下,有可能一个观念和认识,甚至一个操作,就可以挽救一个生命。但错过那几分钟,结果就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院前急救公众培训。而这次把经历讲出来,也是希望更多百姓能够从事件叙述中多学一些急救知识,这样才能挽救更多的人。


上一篇: 睡眠健康宣教,从基层医生作起—基层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治能力提升学习班圆满落幕

下一篇: 帮扶老区再升级,中日医院组团式支援金寨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