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 停复诊通知
  • 在线查询
  • 执业医师查询
  • 医疗服务价格查询
  • 人员招聘
  • 日文版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文字大小

多学科联合完成我院首例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来源:心脏血管外科 心脏科 发布时间:2019-03-27 18:00:38

2019326日,我院心脏血管外科、心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联合,首次为一位79岁高龄的男患者进行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患者情况稳定,心脏功能恢复正常,过两天就可以出院。


一周前,79岁的高龄男患者近9年来反复出现了活动后胸闷、憋气症状,9年前经检查诊断为冠心病、主动脉瓣轻度狭窄,当时经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近1年来他再次出现活动后憋气,仅能步行100米,通过检查发现他的冠状动脉支架通畅,但是主动脉瓣已经进展成为重度狭窄,且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V级。由于病情严重,医生建议他尽快手术,换掉已经严重狭窄且钙化的主动脉瓣。但近80岁高龄的患者要进行传统手术更换主动脉瓣膜要经历长时间全麻、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切口主动脉、剪除病变瓣膜、植入新的瓣膜、缝合主动脉壁等复杂手术操作步骤,患者心脏功能很差,开放手术风险非常高,此外开放手术带来的疼痛、较长的康复过程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苦恼,一面是对传统开放手术的恐惧,另一面是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和生命的威胁,患者带着他的烦恼来到了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心脏血管外科主任刘鹏教授专门组织心脏血管外科、心脏科、麻醉科等相关专家讨论,为患者制定了最终的解决方案——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TAVR),通过导管介入技术,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位置,从而完成人工瓣膜植入,恢复瓣膜功能。TAVR手术属于国际、国内较先进的微创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方法,目前国内仅为数不多的医院可以开展。在刘鹏教授的积极联系下,由我院心脏血管外科副主任叶志东、心脏科主任郑金刚亲自带队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团队到目前国内手术经验丰富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并接受了由吴永健教授亲自讲授的专项技术培训同时进行了手术观摩。


326日上午,患者被送入中日友好医院手术室,在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指导下,我院心血管外科叶志东副主任团队、心脏科郑金刚主任团队、手术麻醉科张亚军副主任团队、手术室及相关科室护理团队共同协作,按照术前指定的详细治疗方案成功地将人工心脏瓣膜经股动脉顺利植入,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手术结束安全出手术室总计时间不到100分钟,失血量不足10ml。术后,患者各项指标检测很好,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Stenosis,AS)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2%~7%,伴随全球人口老龄化,罹患该疾病的患者人数还在急剧增加。由于AS病变机制为机械性梗阻,既往对重度AS患者无任何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一旦出现心脏症状,其生存期一般少于5年。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AorticValveReplacementSAVR)挽救了大批AS患者的生命,但仍有大量高龄、合并症复杂、外科手术禁忌或者高危风险的症状性AS患者因未得到手术治疗机会而死亡。由此TAVR应运而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过多个大型、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及临床注册研究证实。至2018年,欧美已经完成逾400,000TAVR,我国自2010年开始进行TAVR治疗,至今开展TAVR治疗1000余例。(本段引自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发会结构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结构专委会《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2018)


临床实践中开展TAVR治疗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多学科团队配合的工作,中日友好医院的心脏血管外科有丰富的大血管介入及外周介入治疗经验,心脏科有丰富的冠脉介入治疗经验,手术麻醉科也有心脏手术、脏器移植等复杂手术麻醉经验,手术室及相关科室护理团队有高难度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管理经验,中日友好医院的多学科团队手术合作基础较好,为顺利开展这一技术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这一技术的开展,会为更多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治疗带来福祉。


上一篇: 「青年讲坛」第一讲,开讲啦!记“坚定理想,逐梦未来--2019年中日友好医院青年讲坛”活动

下一篇: 我院耳鼻喉科王成元副主任为受伤学生手术修复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