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分子病理论坛及病理专科医联体研讨会隆重召开
2019年10月17-18日,中日友好医院分子病理论坛及病理专科医联体研讨会在医院本部国家远程医学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举行。会议由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主办,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及北京肿瘤精准诊断研究会协办,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分享分子病理领域的理论进展和实践经验,同期举办了中日友好医院病理专科医联体研讨会及分子病理专项培训。参会注册代表100余人,会议同时在病理科会议室设直播分会场,在线观看人数高达3268人次,极大方便了不能到场参会的各级临床、病理医师的交流学习。
10月17日上午大会开幕式上,中日友好医院彭明强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医改医发办贾存波主任主持会议。大会为27家医联体单位颁发医联体证书,并向病理科钟定荣主任颁发了医联体FISH中心证书。
开幕式后举办了学术论坛。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贾立群教授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最新进展,病理科钟定荣主任进行了HP分子分型及耐药检测与中日病理科HP数据分享,病理科陈皇博士介绍了分子病理在甲状腺结节诊治过程中的应用。朝阳医院金木兰主任和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杨萌教授担任主持人。
下午的会议在分会场病理科会议室举行。国家远程医学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卢清君教授详细介绍了“国家远程医学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病理科钟定荣主任与各医联体单位病理科的负责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旨在探讨一条更加规范病理诊断、促进各科室发展、保证人才培养、以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的道路。会议由钟定荣主任主持。
会议在病理科分子室开展了分子病理专项操作培训,内容包括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学样本BRAF基因检测、胃黏膜活检组织HP鉴定与分型、观看FISH实验操作及结果判读、PCR实验操作教材。培训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10月18日,分子病理论坛继续召开。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中心主任曹彬教授出席会议。曹副院长用流利的英语向大会致辞,对来自西澳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Marshall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代表我院聘任Marshall教授为“荣誉教授”并颁发证书。Marshall教授介绍了其获奖的课题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过程及研究进展。在301医院石怀银教授和中科院肿瘤医院冯晓莉教授的主持下。来自北医三院的张波教授介绍了综合性医院分子病理项目的开展与建设。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叶丰教授分享了家族性甲状腺癌的分子病理。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曾瑄教授和北京医院的王征教授也分别带来了精彩报告。
下午,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吴焕文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董林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结直肠癌MSI/MMR检测和BRCA1/2基因检测实施细节的精彩报告。之后,吴焕文教授、董林教授、来自朝阳医院的蒋兴然博士及中日友好医院的陈皇博士这四位分子病理专家围绕分子病理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大家针对基层医院如何开展分子检测以及二代测序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探讨了医联体单位的相关问题。
为期两天的会议圆满成功。分子病理技术必将推动传统病理迈进精准医疗的新时代。
(病理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