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肺癌中心举办中日友好医院胸部肿瘤诊治研讨会
为庆祝我院建院35周年,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主办,中日友好医院肺癌中心承办的中日友好医院胸部肿瘤诊治研讨会于2019年10月18日在贵州大厦遵义厅成功举办。研讨会的外院讲者及主持人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医科院肿瘤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北医三院、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医学中心的肿瘤内科、放射肿瘤科、胸外科。参会人员来自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广州等地。
我院肺癌中心主任、放射肿瘤科主任朱广迎主任、胸外科梁朝阳副主任、肺癌病房杨萌副主任医师担任会议主席。高海鹏院长为研讨会做了热情洋溢的开场致辞。高海鹏副院长介绍了我院的历史及建院35周年系列大规模院庆活动。日本驻华大使及三十多位日本专家出席我院的庆祝活动。此次胸部肿瘤诊治研讨会是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之一。他从医教研三方面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准确定位了我院是一所年轻而成长迅速,并富有极大潜力的医院。同时介绍了呼吸中心在王辰院士的带领下,短短几年间已经在呼吸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国家呼吸病中心在我院挂牌。胸外科肺移植手术达到每年100例,处于国内外一流水平。质子楼即将竣工,质子治疗即将开展,也将在放射治疗方面推动我院的肿瘤治疗水平走向国内领先。同时我院其他学科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发展迅猛,为肿瘤治疗的综合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肿瘤已经开始进入慢病时代,综合医院的优势必将逐渐彰显。希望中日友好医院与各肿瘤专科医院长期合作,谋求共赢发展。
我院朱广迎教授、梁朝阳教授代表大会主席团发言。会议分为上午的内科、放疗科专场及下午的外科专场。
各位主持人及讲者一致表示能够在建院35周年庆祝活动当天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倍感激动,讲课及发言激情洋溢,精彩纷呈。
来自医科院肿瘤医院的林琳教授详细而清楚地解读了小细胞肺癌的诊疗进展及临床策略,并涵盖了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医科院肿瘤医院的惠周光教授用回答问题的方式,介绍了肺癌脑转移治疗的进展;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的李曦教授阐述了驱动基因阴性NSCLC人群治疗策略及最新进展,内容丰富,涵盖2019年ASCO、WCLC、ESMO的最新内容;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胡牧教授从精准治疗方面介绍了驱动基因阳性NSCLC的临床策略选择及最新进展;医科院肿瘤医院的胡兴盛教授的内容赋予挑战,汇集大量文献及治疗经验介绍了胸部少见疾病胸膜间皮瘤的治疗进展,内容包括手术、化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多方面内容。为体现我院在肿瘤综合治疗方面的优势,呼吸中心的谢万木大夫及杨萌大夫介绍了肿瘤相关性VTE的防治及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处理方面的内容,颇受肿瘤专科大夫的欢迎。与会专家分别就上述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内容包括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脑部放疗策略,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策略选择,糖皮质激素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等热点内容。会场讨论氛围热烈,大家意犹未尽。
下午的会议,是胸部诊断肿瘤研讨会外科会场。大会由同仁医院胸外科于磊主任,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梁朝阳主任担任主持。随后,中日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马千里教授进行《GGN切除范围和热点问题》以及《驱动基因阳性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质量方案优化》的专题汇报、放射科孙宏亮教授分享了《CT引导下穿刺现状和挑战》的相关学术汇报,大家对以上的话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学术氛围浓厚。下半段的议程,中日医院胸外科苏昆松教授和幸华杰教授分别对《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进展》和《综合淋巴结位置以及阳性比例对于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意义》进行了分享。然后在座学员和各位专家就上半段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重点内容包括肺小结节定义的概念、切除范围的影像学、病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依据,在肺结节分类、穿刺定位以及标准手术切除淋巴结的推荐方面的话题大家兴趣浓厚。接着食管、纵隔部分的讨论,由中日医院胸外科的宋之乙教授,强光亮教授担任主持嘉宾。同仁医院于磊教授围绕食管癌个体化微创手术治疗展开话题,大家对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部分的内容提出了疑问,在讨论的过程中,中日医院和同仁医院的专家和学员讨论非常激烈。随后强光亮教授演讲的题目是《食管癌的新辅助治疗》,同仁医院于涛教授和张云峰教授,就《复杂食管裂孔疝腹腔镜手术》展开学术汇报。本次会议,学术氛围浓厚,中日医院和同仁医院分别展示了自己的学术风采,探讨了最新的学术话题。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大会在于磊主任的总结中落下帷幕。
一天的会议节奏紧张而内容丰富,既与国内肿瘤学术领先单位进行了学术交流,推动了我院胸部肿瘤的学术发展,也向专科医院展示了我院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呼吸中心的整体实力,起到了有力的宣传作用。与会的各位专家纷纷表示要在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进一步开展与我院的合作,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胸外科马千里、呼吸中心杨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