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与后方,院感办一直在行动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是医疗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院感办)做了大量的感染防控相关工作。本周,小宣君与院感办的老师们进行了简短交流。
未雨绸缪,协同应对,筑牢院内疫情防控的“两道屏障”
据院感办老师们介绍,传染病疫情发生后,院感防控需要建立起“两道屏障”:一道是实物屏障,如口罩、帽子、手套、消毒剂等实物措施,把传染源隔离在外;另一道是“看不见的屏障”,就是医务工作者意识层面的重视。只有实物和意识两道屏障都牢固建立,每个人把防控流程和措施内化成自觉的行动,院感防控工作才能说是整体有效。
从2019年底开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接踵而来,先是鼠疫,再是流感,流感还没结束,新冠肺炎疫情来了。早在新冠肺炎爆发前,院感办就完成了全院各科呼吸系统传染病相关的防控培训。部门工作人员反复到各临床科室对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培训,不断强化临床感染防护意识。
随着冬季呼吸系统传染病高峰的到来,2019年12月起,院感办组织了不同层级、不同人员、不同规模的多次培训和督导。尤其是12月底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更是加强全院培训力量,包括重点科室、一线临床科室、医辅科室、后勤部门、工勤人员等,确保人人“懂疫情,会防控”。
院感防控是一个系统工作,不是单靠某一个部门,医院迅速组织各部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由院感办制定标准,医务处、护理部、医工处、勤保处等多部门联合改造发热门诊为新冠肺炎医师患者隔离病区,随后,又完成综合病房改造……在硬件建设、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等各个方面,院感办与全院各职能部门和科室默契配合,高效运作,共同筑牢医院防控新冠肺炎的防线。
坚守岗位,团结奉献,这是一支战斗力强的幕后队伍
春节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时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院感办工作人员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没有硝烟的战场。自2019年12月底疫情发生以来,部门已连续高强度运转两个多月,每个人都坚守工作岗位,担起了自己的职责。
疫情发生后,副院长、院感办主任曹彬教授作为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进入武汉,在承担患者救治任务的同时,也承担了很多临床科研任务,主导制订了第一版诊疗方案。1月23日,受科技部委派,曹彬教授带领科研小组再赴武汉,承担重症救治应急科研攻关任务,配合国家临床救治专家组,发现和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证明其安全性,实现临床科学救治,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院感办副主任郭丽萍作为中日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院感负责人,于1月26日赴武汉开展工作。她负责制定医疗队院感防控工作计划和操作流程,组织所有队员进行个人防护培训,努力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她和队员们一起战斗在一线,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整改,保护好医护人员不发生感染。她同时还在一线进行科普工作,接受电视、网络等媒体采访,告知公众防控疫情要点。
副主任邬巧玲带领部门团队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的各种防控措施和工作流程,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传达、培训、落实;与院内各部门共同制定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收治方案,设计人流物流通道、患者转运路线等;协调调配防护用品,将有限的物资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工作节奏快、强度大、责任重。两个多月来,邬巧玲每天都冲在感染防控工作最前沿。
疫情突发,院感防控工作是医院的重中之重,院感办公室的人员团结合作完成了医院和上级部门交给的一项又一项的工作。
上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数据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迅速,上级管理部门要求每天多次定时精准上报。王颖老师院感工作经验丰富、严谨细致,受办公室委托,为数据上报梳理路径,优化流程。从大年三十开始,王颖老师连续5天全程在线,紧盯院内上报系统、各个工作微信群,实时了解发热、疑似及确诊相关信息,每天3次上报数据(凌晨1点、凌晨4点、下午2点),让上级部门适时、准确的了解我院新冠疫情的数据。
大年初一并不是郑爱辉值班,但她一早就赶到医院,协助当天值班的同事制表,核对数据,家里来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家,直到傍晚,她也还没走出办公室。
王卫华是大家眼里的“热血青年”。春节假期七天,她一直在医院,主动帮助临床科室解决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各种问题,经常忙活到晚上12点才回家。春节期间,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人手暂时紧缺,王卫华两次在夜里十点帮微生物实验室去北京市CDC运送新冠病毒检测标本。她说:“实验室的老师们从进入实验室分离培养标本到结果出来至少得四小时,我看着几位老师瘦瘦小小的身躯套上笨重的防护服都顾不上吃饭实在太累太辛苦了,就想帮他们做点事。”
疫情尚未开始时,刘聪和家人正在国外休年假,得知院内防控工作即将开始,她提前结束假期返回工作岗位。她说,同事们每天为防控疫情忙碌,自己休假心理也不踏实,这个时候应该回到院感办与大家共同战斗。
综合病房是我们医院的特色,是我院新冠的第二道防线,赵霞受办公室委托参与了综合病房的建设和院感管理,为这个重要的防线做好保障。
院感办每一个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都表现出了专业的素养、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医院在疫情期间加强院感防控力量,先后从临床一线和职能部门抽调骨干人员加入院感办的工作队伍,手术麻醉科李卫霞、中医肺病科李得民、骨科王佰亮、人事处林琳、皮肤病与性病科于瑞星等同志也在院感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化压力为动力,保护好职工和医院,在平凡岗位做不平凡的事
谈到大家最关注的事,王卫华说:“疫情爆发以来,我们也有压力。虽然我们不直接照护患者,但跟一线医护人员相比,我们的神经时刻都不能松懈。一方面,每天的数据要绝对准确,不能出错;另一方面,大家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咱们的医护人员防护到不到位,有没有什么漏洞和盲区。”因此,院感办时时关注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大家先学一步,掌握每一个更新的知识点,并及时更新医院感染防控方案和措施,再落实到对全院各类人群的防护规范培训中。同时,也严格监督规范在工作中的落实,督导各类人员防护到位。白天大家都在处理各自负责的数据统计和应急工作,到了晚上九、十点钟,大家还在集体讨论指南的更新与院内制度的调整。邬巧玲说:“我们大家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把各项准备提前好,做到有备无患,只有把一切都做到心里有数,我们才能保护好职工,保护好医院”。
小宣君后记:
采访过程中,院感办公室不断的有电话打进来,一会儿是院外各类患者的科普咨询,一会儿是上级部门传达通知,一会儿是院内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的问询,老师们都耐心地解答、记录着……采访结束时,院感办的老师们一致表示,他们只是做了岗位中最普普通通应该做的事,跟一线接诊和照护新冠肺炎患者的医护人员比起来,这些真的不算什么。
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守卫着一线和大后方。
采访并撰稿:医疗保险办公室 李宁(宣传组)
素材提供:院感办
上一篇: 国家危难时刻 我为抗疫助力——中日友好医院党委致全体党员的捐款倡议书
下一篇: 疫霾未除,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