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将性命相托,我定全力以赴——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中日医院普通外科
2020年3月3日,还在疫情笼罩下的北京,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对于中日医院普通外科的值班医生来说,却是异常忙碌而紧张的一天。在这24小时里,从值班一线的住院医师到值班三线的主任医师,在守护着病房几十位住院患者的同时,不眠不休地完成了数十位例全院急会诊和急诊抢救室急症患者的会诊评估,进行了4位急危重患者的围手术期准备和3台急诊抢救手术,而第二天本该下班休整的他们还有另外2台急诊抢救手术等待完成!一位合并严重心衰、心脏室壁瘤的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已经出现感染休克,原本焦急万分的家属担心患者心脏情况,准备转往既往治疗原发心脏疾病的三甲医院,却最终选择留下来等待在我院完成急诊手术。患者家属说:“看到你们这么为我们病人拼尽全力、争分夺秒,我们有信心把性命托付你们!”
你将性命相托,我定全力以赴
1月22日至3月8日,疫情最严峻的一个多月,中日医院普通外科团队完成了35台急诊抢救手术,挽救了诸多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为在特殊时期面临巨大困难和危险的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在这35例急诊抢救手术中,近一半为70岁以上患者,更有8位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最高龄者86岁。70%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感染性或失血性休克,60%合并有各类合并症,包括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心梗以及孕产妇等,其中30%的患者因多种严重合并症而存在手术禁忌,具有巨大的围手术期风险。这些患者中,包括坏疽、穿孔及妊娠阑尾炎9例,胃肠消化道穿孔9例,消化道大出血4例,肠梗阻肠坏死7例,肝脾破裂2例,嵌顿疝2例,其他2例。
在全院多学科的联合会诊和麻醉科手术室以及外科ICU的保驾护航下,患者均得以及时抢救而获得生的机会。回顾这几十例患者的救治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患者是辗转多家医院,抑或由于病情复杂超出了许多医院的诊治能力,抑或是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实现高难度的救治手段,穷尽各种保守治疗失败而危在旦夕,例如血色素只有3克致失血性休克的肺炎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腹腔感染而致感染性休克的高龄胃肠道穿孔的患者,妊娠10周合并阑尾炎、家属要求保守治疗1周无效致穿孔泛发性腹膜炎的患者,室壁瘤心梗行支架术后胃穿孔的患者等。他们最终在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转归良好,无一例死亡,达到了100%的抢救成功率,且绝大多数已康复出院,体现出中日医院普通外科能打硬仗、勇担重任的精神风貌和技术实力。
共克时艰抗瘟疫,多线出击保安全
如果说急诊危重症的抢救手术体现的是普外科团队的作风和能力,那么普外科年轻医生、护士义无反顾地亲身参与到抗疫工作中去,则体现了普通外科医护人员的为国、为院的担当和家国情怀。作为与新冠肺炎疫情并非直接相关的专业,普通外科的作为却绝不“普通”!科室全员动员,多线作战,战功赫赫,战果累累!
战线一:在疫情突起的危急时刻,党和国家号召支援武汉,我们医院迅速组成国家医疗队奔赴武汉前线,第三批医疗队增援武汉,医院面向全院发出倡议,普通外科从党员干部到普通医护,积极踊跃请战,最终选派三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刘笑雷、徐力、黄笳)和2名主管护师(张少华、 乔楠)赶赴前线,成为非相关专科增援人员最多的科室。我们的战士骁勇善战,屡建战功。刘笑雷医生担任第五批医疗队队长,勇挑重担。张少华护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医疗队首例PICC置管。黄笳医生更是全力投身重症患者救治,火线入党。他们的表现获得了患者、同事以及院领导的肯定。
战线二:医院抽调大批医护支援武汉,急诊和发热门诊压力骤增,院内支援迫在眉睫。普通外科先后选派三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刘笑雷、侯志勇、张国超)增援急诊。如果说武汉前线可以直面炮火,那急诊和发热门诊就是雷区和流弹,虽身处危险,普通外科的战士们和急诊人并肩共同承担!
战线三:分层筛查,分区收治的防护网是对大医疗安全的最后保障。医院针对情况不明外科患者设置综合四病区,这是外科直面新冠疫情冲击的重要防线。普通外科依然勇挑重担,派出孙永亮医生担任临时病房负责人,并从科室值守人员里再抽调两名普通外科专培医师(梁建伟、贾伟涛)配合孙永亮医师参与到外科综合病房的管理和值班。他们在二级全套防护下,进行外科疾病鉴别诊断和治疗,其辛苦和危险不言而喻,但他们没有任何怨言。
战线四:新冠肺炎疫情下,大量非疫患者仍急需医疗照护,特别是肿瘤患者的管理和治疗不能停止。医院为此决定成立日间治疗病房,为这类病人保驾护航。普通外科东病房护士长王慧带领护理团队为日间病房设立和流程建立不懈努力,日间治疗病房顺利开展工做,为肿瘤患者在疫情期间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战线五:战役的决胜还需运筹帷幄的大脑,这期间院领导集体和医务处的智慧和高效体现了中日力量。杨志英主任作为临床科室主任,积极配合参与重要医疗决策和战役布局,选派孙永亮医生借调医务处,系统落实,执行到位,一系列的“规范”和“办法”都是他们不眠不休的的心血。
战线六:A栋病房大楼八层西侧作为普通外科新冠战役期间的留守阵地,承担普通外科原四个病区的病人的集中收治和管理,保障后方的稳定和安全。刘玉芬护士长全面统筹管理病房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细则,严控疫情的传入和在院病人的安全。疫情虽然严重和紧张,但普通外科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收治了240多例各类患者,做到了抗疫、治病两不误。
在疫情初起之时,随着一条条战线展开,科室为了保护老同志,决定55岁以上的人员暂不参与值班工作,除去支边和出国研修的两位医生以及研究生和住培生的未返岗,普外科能坚守在临床一线、参与急诊诊治工作的医生已经“捉襟见肘”。可是,人员再少,医疗安全质量决不能打折扣,这是科主任杨志英和科室核心小组共同的信念。科室核心小组随时紧跟疫情动态和医院的安排,在科室核心小组微信群中及时商讨和制定科室各项制度,病房分配和病人收治原则、外派人员的排除规则、值班人员和值班制度的调整等等都在核心小组群中快速制定和颁布。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尽量合理的调配值班人员,为了保证值班人员的安全,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医护人员的作用,科室暂停了住院总医师的轮班,由住院总医师加入二线值班队伍,二线直接负担急会诊,这样就形成了值班一、二、三线分工合作、有序配合,高效完成了医院内的普外科急会诊和急诊抢救工作。普外科每一位医护人员都竭力承载生命之托,力保患者安全,真正实践着“你将性命相托,我定全力以赴”的铮铮誓言。
如果将抗疫前线奋战的医护人员比作勇士,因为他们将自己置于未知的危险中,用自己的生命守护别人的安全,那么,依然坚守岗位,勇于承担更多挑战和责任的医护人员则是坚强的战士。普通外科每一个人,都在各自的抗疫战线上同心协力抗击新冠的肆虐。一场大疫检验了一个集体,锻炼了一支队伍,更涌现出一批英雄。普通外科重新聚合成一个整体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在疫情的实际考验下,展示了一个团结和奋进团体的精神风貌,证明了一个大科的综合实力,人才辈出,火力全开。如此不“普通”的普通外科,必将与全员的战友们一道,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迎接抗疫斗争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