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想到最坏,做到最好 尽锐出击护佑生命(2020年3月18日)
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在行动
【决战最前沿】
“每一天都是新的,新的难题和考验,新的努力和感动。”在武汉战疫的一个多月里,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队员们对这句话体验至深。
这支由162名白衣战士组成的国家医疗队,分6批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17年前,中日友好医院挺立在抗击非典一线。作为北京市非典定点收治医院之一,全院上下奋勇鏖战、毫不退缩。
抗击疫情史,也是一所医院的精神铸炼史。正是这样的磨砺与洗礼,让这所以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为突出优势的大型综合医院对武汉人民的伤痛感同身受。
战斗仍在继续。白衣战士们仍在坚守。在患者们眼中,从风雪严寒的隆冬,到芬芳初绽的春天,他们在,希望在。
出征 把优势团队搬到武汉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名单——医院党委书记周军任医疗队领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辰院士,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领衔,几乎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团队整建制搬到了武汉。
疫情暴发前期,曹彬已作为国家卫健委特派专家奔赴武汉。现在,由他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他和团队日夜精研、审慎试验,为寻找新冠肺炎特效药而不懈努力;王辰院士提出的建设“方舱医院”,则为武汉彻底扭转“人等床”局面写下了重要一笔。
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中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36人,为方舱医院而来。他们先后进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诊疗患者3000余人。
其余126人,全面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6东病区,这里收治的,全部是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
重症救治不但考验“人”,而且高度依赖“物”,高水平医护团队和高精尖医疗设备,一个都不能少。
一天凌晨1时许,一位病人情况急转直下,必须火速抢救。当时的6楼病区没有有创呼吸机,只能把病人转运到9楼ICU病房。为了在搬运过程中保持供氧,王倩如拖着跟自己一样高的20升大氧气瓶,艰难地往前走,不到30米,便“感觉心脏都要蹦出来了”。当晚值班的唯一一位男医生赶紧接了过去,也拖得筋疲力尽,才把氧气瓶挪进电梯。
“累不怕,但转运耽误时间,对病人风险很高!当时大家都急切盼望着设备改进,降低病人病亡率。”王倩如说。
不久之后,王倩如和队友们盼望的医疗设备到来了——3台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10台呼吸机、2台床旁血滤机、7台心电监护仪……,中日友好医院自己准备、自己装运、自己派出紧急医疗救援车,从北京浩浩荡荡运抵武汉。“我们不但派专家来,还为发挥专家的团队作用尽可能创造条件,把做好医疗设备、防护物资准备作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关键之一。凡是我们能解决的,绝不给武汉增加压力,不向国家提要求。”周军说。
抢救 “不错过一点苗头,不放弃一丝希望”
进入3月,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赵培玉感觉,肩上的担子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
“有一些前期治疗效果不好的极危重患者,陆续转入我们呼吸团队。怎么把这些生命抢回来?必须全力以赴。”
几天前,赵培玉和医护团队就经历了一次极度艰难的战役。
3月2日深夜,医疗队接到通知:24小时内要收治两名应用ECMO的危重患者。即刻,救护车已载着第一位患者疾驰而至。
病人危在旦夕——经过一个多月ICU治疗,病情始终无法控制,已产生严重的继发感染,全身多脏器衰竭。
没有时间犹豫。立即启用ECMO+CRRT(体外膜肺氧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医疗队外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段军果断增加夜班人员,暂停轮休。危重病人管理组组长李敏来了,最有经验的ICU护师来了,刚下班不久的医护人员火速集结。ECMO+CRRT的应用需要最严格的监测,用“目不转睛”形容毫不为过。医生根据化验结果第一时间调整ECMO转速、流量、抗凝剂量;护士维护各个穿刺管路,为病人翻身、俯卧位、吸痰,每四小时抽血、查血气……彻夜未眠之后,第二位患者即将到达,新的战斗叠加展开。此刻,加上之前一位危重病患,50张床位的病区内,正同时为三位患者进行ECMO+CRRT治疗。
这样的紧张时刻不断上演。在与死神的搏斗中,克敌制胜靠什么?周军认为,以制度规范流程、以不断线的培训学习增加科学指导非常重要。
“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开展病例讨论、培训交流,并由资深医护人员编写操作流程、管理制度,确保再紧张的抢救也有章可循,不手忙脚乱。”周军介绍。治疗关口前移、跑在病情前面,也是医护团队深感有效的一大原则。
作为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治示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的中医特色优势,在此次诊治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2月21日,正在值班的段军接到消息:92岁的患者祁奶奶突然发热,体温37.9摄氏度,血常规异常。
这位高龄患者已入院十余天,治疗效果很好,为何病情突然反复?检查之后,段军决定: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
两名中医大夫立即进入病房查看患者,并视频连线后方中医肺病专家张洪春、杨道文。后方与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深入讨论,很快对诊疗方案做出指导,对原方药进行调整补充。祁奶奶喝上了新调整的中药。
第二天,老人体温恢复正常,症状逐渐改善;2月26日,顺利出院。
截至目前,通过现场处方和远程视频会诊两种模式,中日友好医院主管病区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比率已接近100%。
感奋 “他会冲你眨眨眼,他能听到你的话”
每送一位病人出院,杨鹏就会兴奋一阵子。这位40岁的医生人高马大,心里却装满了细密的温暖。
他珍藏着一封感谢信——素净的白纸上,用拙朴字体写得满满当当,署名处,三位患者认真地写下床位号、姓名、手机号码,还画了三朵“小花花”。“他们不仅有高超的医术,而且有更好的医德,他们无私的奉献,我们武汉人永生不忘……”杨鹏说,这样的字句,是对每位医生最高的褒奖。
病人要用脑与手救治,更要用心与爱守护。在重症病房,保健部一部主管护师丁莹护理过一位88岁的老人。白天,老人情绪特别暴躁,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夜里,又几乎不能安稳入睡,反反复复在病房里走动。丁莹耐心劝慰老人,为他洗脸、剃须、洗手、消毒,并尝试着和他聊天。老人总是用武汉方言念叨着什么。她请邻床患者翻译才知,那是一个人的名字。原来,老人的老伴和他一起入院,却被分在不同病区,无法相见。于是,他们特意找到院方协调,把老两口调整到了一个病房。看到老伴,老人咧开嘴笑了,和护士们的互动也渐渐多了起来。
“当他双手合十表达感谢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丁莹说。
已经顺利休舱的光谷方舱医院里,留下了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刚和队友们的宝贵回忆。在这里,他们不但积极救治,还变着法儿帮患者调节情绪。每天带他们跳广场舞、练习呼吸康复体操,开通“方舱广播”科普知识、纾解心结……刚熟悉不久,患者们就要出院了,他们和医护人员互加微信,流着泪说,“等一切好起来,真想看看你们的样子”,这让李刚倍感幸福。
这座城市温暖着远道而来的他们。随处都有患者发自内心的谢意,有当地医护同行毫无保留的信赖,有志愿者们不辞辛劳一趟趟送来的水果、牛奶、新鲜蔬菜……因此,医护人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惧苦累,不避风险。
“我们的队员非常可敬可爱。他们让我对‘白衣战士’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展现了中日友好医院的水平与情怀,也体现了中国医护人员真正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周军感动地说,“他们以勇气和担当吹响了集结号、冲锋号,现在,我们继续战斗,一定能早日吹响凯旋的号角!”
(本报武汉一线报道组 报道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蔡闯、王斯敏、张勇、刘坤、安胜蓝、晋浩天、张锐、章正、李盛明、姜奕名、卢璐,见习记者陈怡,光明网记者李政葳、季春红、蔡琳)
(本版图片均由中日友好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