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跟师心得-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临床医案
患者姓名:关杰(13611136392) 性别:男 出生日期:59岁
就诊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发病节气:小雪
主诉:失眠5年,近日加重。
现病史:入睡难,靠安眠药入睡,对睡眠有压力,眠不实,每夜睡1-2小时,心烦易怒,善太息,时有胸闷气短,纳食甘,二便调,口干不明显。
舌淡红,苔薄,有齿痕;脉弦。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中医诊断:失眠
证候诊断:肝郁气滞,心神不安
西医诊断:睡眠障碍
治 法:行气解郁,益心养血安神
处 方:越鞠丸合安神定志丸加减
苍术9g 生栀子6g 焦神曲9g 半夏曲9g
白蒺藜12g 川芎9g 香附9g 菖蒲12g
远志9g 党参12g 生龙骨30g 茯苓18g
枣仁30g 夜交藤12g 山药18g 合欢花12g
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12年12月4日):药后睡眠时间延长,可睡3-5小时,入睡难好转。舌尖红,脉弦。上方继服7剂。
三诊(2012年12月11日):入睡难已不明显。药后睡眠时间延长,可睡3-5小时,睡眠实。现心烦。舌尖红,脉弦。上方继服7剂。
心得体会:
《医宗必读·不得卧》将失眠原因概括为“一曰气盛,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日水停,一日胃不和”五个方面。《景岳全书·不寐》高度概括了不寐的病因病机: “一由邪气之扰, 一由营气不足耳”。本证多属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本虚为气虚、血虚; 标实为痰、血瘀、气滞。所以治疗时以益气养血、安神定志为主, 兼以行气、活血、化痰。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
本例男性患者,59岁,体格健壮,无其他慢性病,临床表现以心烦易怒,善太息等心火旺,肝气不舒等实证为主,运用越鞠丸与安神定志丸合方,正切合病机,前方重于行气解郁,后方偏于镇惊安神。越鞠丸治疗气、火、痰、湿、食、瘀六种邪实,老师在运用时一般加入半夏曲,助化解食、痰,再合入白蒺藜,加强平肝解郁,本方在运用时强调“气畅则郁舒矣”,故行气是根本,“气机通畅,则诸郁自解”。失眠的治疗必须养心安神,本例虚证不明显,运用《医学心悟》安神定志丸,方中党参益心胆之气;茯苓、远志化痰宁心;龙齿、石菖蒲镇惊开窍宁神;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养肝、安神、宁心。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夜交藤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对睡眠的影响与安定基本相似, 连续服用催眠作用更强。诸药共奏行气解郁、镇惊安神定志之功效。
签 名:孔繁飞
2012年12月20日
指导老师评语:
忧思郁虑均可使肝失条达,气机失畅,以致肝气郁结而成“气郁”,“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血液运行不畅而成“血郁”,气血郁久化火而成“火郁”,肝气郁结,横逆侮脾,导致脾失健运,消磨水谷而运化水湿的功能受损,食积不消,而成“食郁”,水湿内停而成“湿郁”,水湿凝聚成痰浊而成“痰郁”,气郁化火扰动心神可致不寐,痰火扰心亦可产生不寐,食积不化“胃不和则卧不安”,脾不健运,湿痰阻滞,气血生火乏源,不能养心安神,亦可不寐,可见“六郁”和不寐有密切关系,现在社会节奏快,老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大,易致气机失调,多见失眠心烦,入睡困难,或彻夜不眠,即使入睡亦多梦易醒,除不寐外临床多兼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及善太息,因此,不寐可从“郁”论治。此病例分析已掌握了失眠从“郁”论治的重点,方中加重安神定志丸以加强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可获高枕无忧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