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杨汀、王薇两位同志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2020年9月29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表彰云发布活动在京举行。活动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唱响新时代颂歌”为主题,发布了500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和100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为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
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杨汀、王薇两位同志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奖牌
▲杨汀同志荣誉证书
▲王薇同志荣誉证书
铭记生命守护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
她们秉承患者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舍小家顾大家、毅然逆行、冲锋向前,发扬了抗疫一线女医务工作者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展示了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和顽强坚毅的巾帼担当。
▲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合影
致敬抗疫巾帼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
杨汀
“努力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杨汀,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副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杨汀同志作为国家督导组成员及临床救治组成员,先后到辽宁省、黑龙江省绥芬河边境口岸督导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呼吸防疫专家,牵头成立了24个省县域新冠肺炎防控能力指导微信群,为900多个县、1300余家县级医院的3300多名抗疫医务人员答疑解惑;组织并参与出版《县级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用问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防控指导意见》;牵头开展了“互联网辅助下呼吸康复对出院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研究”项目,在武汉市三家医院开展,有1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参与。
王薇
“护理是我深爱的职业,我将不忘初心, 一生坚守,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王薇,共产党员,副主任护师,中日友好医院门急诊科护士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王薇同志率领团队冲在防疫一线,参与协调全院防疫工作,严格执行院区及门急诊防控工作,落实分区隔离,实施封闭式管理,建立疫情缓冲病房,排查高危疑似病例,准确、动态管控收治住院患者数量。牵头建立核酸采样“方舱”检测区,培训院内核酸采集人员,优化采集流程,带领团队完成数万人的核酸样本采集任务,为北京疫情防控贡献了力量。
中日友好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纪实
疫情发生后,中日友好医院第一时间成立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由164人组成分六批驰援武汉,其中女队员116人,占70.7%。医疗队携带1500万元医疗设备及物资,承担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方舱医院患者救治任务及临床科研任务。经历72天奋战,累计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00名,累计管理方舱患者3643人。
医疗队是最早独立开科,最早积极进行经皮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有创呼吸通气、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及吸痰等高危风险操作的医疗队伍,同时采用了ECMO、IABP等多项高难度技术。多次积极参与其他医院及医疗队会诊,多学科协同,中西医并重,实施精准救治,展现了国家级医疗队的水平,得到了国家医疗指导组专家的充分肯定。医疗队先后转战东西湖区方舱医院和光谷方舱医院,均是首批进舱接诊患者,和兄弟医疗队快速对接、快速磨合、提高工作效率。圆满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回头”的既定目标。注重患者情绪疏导和康复指导,策划“方舱广播”项目,专门开发了方舱医院健康宣教平台。原创设计呼吸操。
医疗队第一时间设立临时党支部,将战斗堡垒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统筹调度,高效战疫,时刻把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开展救治过程中,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始终使团队凝聚一心,形成攻无不克的战斗力;党的精神化作队员们砥砺前行的动力。
供稿部门:工会
文字:臧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