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 停复诊通知
  • 在线查询
  • 执业医师查询
  • 医疗服务价格查询
  • 人员招聘
  • 日文版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文字大小

我院心脏科完成ICE指导下左心耳封堵联合导管消融一站式手术

来源:心脏科 发布时间:2020-10-29 08:43:21

2020年10月22日下午,在第31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 2020)上,中日医院心脏科郑金刚教授团队为一位高龄房颤患者成功完成ICE(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左心耳封堵联合导管消融一站式手术。

患者83岁,术前房颤血栓栓塞评分5分,出血评分3分,结合该患者情况,经团队专家共同探讨,建议采用一站式解决方案,即用导管消融来实现节律控制,用左心耳封堵来防止左心耳血栓引起的卒中。

C:\Users\LUOBIN~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ce0a386e856f7acef36f0c0cfa5d735.jpg

手术过程中,郑金刚教授(右一)和大会线上专家共同分享和讨论左心耳封堵手术治疗策略。


15:30手术正式开始。由心脏科主任郑金刚教授,心脏科医生周益峰、罗斌在心脏科超声心动学组王嘉莉医生及护士配合下共同施术。郑金刚教授首先将ICE导管放置在右心房、右心室不同部位,多角度仔细除外左房及左心耳血栓,同时构建左房模型。继而在ICE指导下进行房间隔穿刺,经造影和ICE指导下测量发现,左心耳深度较浅且伴有分叶伴粗大梳状肌,通过对左心耳形态的仔细分析显示:左心耳开口21mm,深度23mm左右,左心耳的深度较浅,而且伴有高回声梳状肌,评估左心耳操作非常困难。

微信截图_20201029090520.png

术前通过食道超声评估左心耳形态,患者左心耳形态复杂,底部粗大梳状肌。

 

拟植入26mm的左心耳封堵器,术中两次送入封堵伞的过程中均未达到理想位置,封堵伞在完全展开前心耳下缘过深有明显分流,分流达到3mm。

郑金刚教授等人再次分析造影及ICE下左心耳的形态特点。随后,郑金刚教授在ICE指导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影像下,凭借娴熟的手感及手术经验,两次半回收封堵器进行调整。ICE直式下封堵器植入到了非常完美的位置。再次将ICE导管放置在左房进行封堵器的评估,牵拉稳定,顺利完成左心耳封堵。封堵后继续行房颤射频消融成功。手术全程在ICE指导下患者痛苦感明显减少。

图片 11

术前ICE评估LAA(左心耳)形态

图片 1

术后ICE评估左心耳封堵器位置

微信截图_20201029091441.png

术前LAA造影 封堵术后LAA造影


来自中国以及全球各个国家的知名心脏病学专家通过在线直播观摩了这例历时不到30分钟的手术。手术得到与会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和赞同。

中日医院心脏科郑金刚教授团队以患者为本,在复杂冠脉介入、心律失常、结构心脏病介入等领域不断创新开拓,团队成为在北京地区首批开展ICE指导下左心耳封堵手术并作为常规术式的中心之一。本例手术也是郑金刚教授完成的第40例左心耳封堵,荣升全球带教专家。40例手术中不乏大量的高难度心耳,郑金刚教授团队运用高超的操作技巧一一化解,为房颤患者解除卒中的隐患。北京地区拥有全球带教专家的中心,除中日医院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在列。

郑金刚教授团队认为,ICE指导下的左心耳封堵手术,无需麻醉与TE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大大优化了手术步骤,使患者减少痛苦。同时,这项技术需术者熟练掌握超声影像技巧,也对介入施术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目前北方地区,运用ICE代替TEE来评估封堵安全及有效性的案例越来越多,使用也越来越普及。未来中日医院郑金刚教授团队将继续大力推广此项技术,让更多房颤患者从中获益。


背景资料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脑卒中是房颤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2016年脑卒中流行病学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大约20%~30%的缺血性中风是由房颤等心脏疾病引起的。预防脑卒中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抗凝药物,但该方法有出血风险。近年来,通过经皮植入封堵器封堵左心耳防止血栓脱落,即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全球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治疗新趋势。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重要方法,成为抗凝药物治疗的有效替代选择,已被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多个国际指南/共识推荐,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随着生活条件逐步提升,广大房颤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开始接受这项新的微创介入手术,来预防房颤引起的脑卒中。

ICE在业内被称为心律失常术中的“第三只眼”,通常用于复杂心律失常术中,实时分析心脏解剖结构、监测并发症、引导射频消融等,在房颤消融方面的应用在国内已经有较少的医院在尝试,而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经验有限。临床上采用经食道的超声进行指导,但食道超声患者痛苦大,而且需要全程的全身麻醉,且动员医院很多人力并花费相当长的手术时间。ICE的应用,将给无法使用或耐受食管超声、以及有严重畸形和转位的房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完美解决方案。

ICE操作通过股静脉将超声探头放置于心腔内,通过P(后)A(前)L(左)R(右),四个方位进行旋转,能全方位、立体的透视心腔内的结构,从而精准地指导左心耳的封堵,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的同时,减少患者痛苦。


中日医院心脏科 罗斌 供稿


上一篇: 中日医院举办2020年“疼痛医学周•药学主题日”学术活动

下一篇: 国家卫健委正式启动5G医疗卫生行业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