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关乎中国一亿慢阻肺患者的诊疗难题,“2020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大会”在行动!
编 者 按
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等重要文件精神;努力实现健康中国的总体目标,加强《健康中国行动》15项专项行动中特别提到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力度;落实国家医改政策相关要求;推进呼吸专科医联体建设和发展,提升呼吸科医师的能力建设;提升慢阻肺疾病在诊断、治疗、预防、教学及科研方面的能力,提高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素养,2020年11月18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主办的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得到国内众多主流新闻媒体的关注。
本周,我们摘登部分新闻报道内容要点制作成媒体报道集锦,与大家共同了解“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为提高基层诊疗能力、服务百姓健康做出的努力。
新华网
2020年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大会在京举办
报道摘要
大会总结了“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执行三年来的成果,各地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并展望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幸福呼吸”项目于2017年11月正式启动,面向基层,覆盖全国一级至三级医疗机构,推广中国慢阻肺分级规范化诊疗。
链接:
央视新闻客户端
重点来了丨一亿患者、死亡率居世界第一?这种病你必须了解一下!
报道摘要
慢阻肺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在大众中的知晓率不高,“很多病人都到了极晚期的时候,乃至都到了肺脏功能已经不行了,甚至心脏功能都受到影响的时候再来看病”,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中心主任王辰说,慢阻肺需要早诊早治,所以知晓率的提高很重要。如果一个人经常出现气短症状,“特别是走快一点就气短,走路时间长一点就气短,爬个楼就气短的时候”,需要及时就诊检查。
链接:
《健康报》
防治慢阻肺离不开规范管理
报道摘要
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在王辰院士和杨汀教授的努力推动下,在我国基层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分级诊疗建设及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开展的众多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幸福呼吸”项目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了慢病管理数据平台,开发并投入使用了“呼吸康复”为基层慢阻肺防控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帮助基层医生掌握患者康复效果,优化治疗方案,还能将患者由发病后的被动治疗”转变为提早发现和主动干预。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未来,慢阻肺的规范化管理和呼吸康复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位医务人员用脚丈量、用心体会这其中的点滴历程和收获,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得到规范的长期管理,享受呼吸的幸福。
链接:
《健康报》
《中国18个地市慢阻肺诊疗报告》提示——慢阻肺防治亟待夯实“地基”
报道摘要
《报告》建议,进行慢阻肺防控中长期人才规划,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慢阻肺防治能力培训力度,加强人才政策保障,让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吸引且留住人才。同时,推动慢阻肺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的落实,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慢阻肺预防、首诊、诊断、稳定期治疗、康复治疗、患者教育和长期随访作用;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强化呼吸专科医联体的技术引领、辐射和协同管理能力,以医联体为桥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
链接:
《中国18个地市慢阻肺诊疗报告》提示——慢阻肺防治亟待夯实“地基”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2020年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大会在京举办
报道摘要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中心主任王辰致辞表示,面对我国慢阻肺防控的严峻形势,近3年来,通过‘幸福呼吸’项目,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幸福呼吸”项目目前遍地开花,下一步最急需做到的是全面覆盖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从慢阻肺防治体系建设开始,带动呼吸病体系的建设。感谢各方为项目的付出,为国家、民族、百姓做实事。
链接: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0年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大会举办
报道摘要
中日医院周军院长说:“2020年,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人类意识到了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危害。慢阻肺是呼吸系统代表性的疾病,社会对慢阻肺预防与控制重要性的认知亟需提高。自‘幸福呼吸’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国家层面、卫生健康委的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响应,及社会的大力支持。随着国家呼吸病学中心落户中日友好医院,我们将把做好幸福呼吸项目作为我们的责任,体现作为国家级医院的责任担当,举全院之力推动项目实施,不断提升我国基层呼吸疾病的防治能力,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链接:
《北京日报》客户端
这病国内患者近1亿,但超六成公众都不知道它
报道摘要
“慢阻肺拥有‘三高’和‘三低’的特点,即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以及低公众知晓率、低肺功能检查率和低规范治疗率。”中日友好医院呼吸诊察部主任杨汀表示,鉴于我国面临的慢阻肺严峻防控形势,中日友好医院牵头在全国启动了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三年来,已覆盖至全国28个地市的1.3亿人,共有3000多家医疗机构参与其中。该项目调查得出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慢阻肺高危人群占比达21.3%。
当前公众对慢阻肺相关知识的知晓仅停留在“吸烟是危险因素”和“症状是咳嗽”,对于其他慢阻肺风险因素、症状、常用药、常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均知晓不足,亟待进一步推广、普及。慢阻肺病人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与治疗干预的时机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慢阻肺诊断率并不理想。很多慢阻肺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患病,而进行过肺功能检查的人不足10%。
链接:
搜狐医药
幸福呼吸项目将覆盖全国31省市自治区,带动呼吸病体系建设
报道摘要
据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幸福呼吸”项目累计对超过128万人进行问卷筛查,为超过22万人提供肺功能检查,26672例确诊慢阻肺患者纳入规范化长期随访管理。该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生开展慢阻肺疾病相关诊疗知识培训424场,累计超32万人次进行了学习;各地举办慢阻肺诊治、肺功能使用培训班1200期,累计培训94502人次;组织居民开展慢阻肺健康教育累计1193场,近71415人次居民参与健康讲座。
链接:
网易健康
2020年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大会在京举办
报道摘要
此次大会隆重召开之时,同时发布了3本原创著作,《中国18个地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报告》(2019年版)、《慢性呼吸病疾病康复临床操作路径》以及《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年增刊。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杜贤参加新书发布并致辞:“在3年前我参加了‘幸福呼吸’项目启动会议,3年后的今天我们拥有了重大成果,我相信再过3年,到十四五的时候,我们会推出更重大的成果,那就是医教研的科学、中国的防控以及中国的模式,能够成为一种学术汇总、学术方案、学术标准、学术规范、学术的中国的模式,能够立足中国,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共同体做出我们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做出我们王辰院士所带领团队的科学家的贡献,愿我们共同努力,达成目标。”
链接:
医师报
2020年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大会召开 | “幸福呼吸”遍地开花 中国慢阻肺规范化分级诊疗成果显著
报道摘要
论坛开幕式邀请了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牵头地区卫生健康委代表、参与单位代表、基层代表发言,分享项目推广的实践经验,并对中国县域慢阻肺规范化管理中心进行授牌。
链接:
2020年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大会召开 | “幸福呼吸”遍地开花 中国慢阻肺规范化分级诊疗成果显著
呼吸界
《中国 18个地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报告》、《慢性呼吸疾病康复临床操作路径》发布——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大会在京召开
报道摘要
会上,《中国18个地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报告》(2019年版)、《慢性呼吸疾病康复临床操作路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年增刊的发布成为重头。其中,《中国18个地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报告》(2019年版)主要是对幸福呼吸项目两年间开展的慢阻肺筛查和规范管理数据的总结分析,同时,分析了项目试点地区慢阻肺诊治能力现状,即是对项目实施两年成果的总结。
链接:
《中国18个地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报告》、《慢性呼吸疾病康复临床操作路径》发布——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大会在京召开
供稿:呼吸中心、医院发展办、宣传处
源引:新华网、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健康报、北京日报客户端、搜狐医药、网易健康、医师报、呼吸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