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仪器技术服务助力医学研究
公共仪器技术服务助力医学研究
2020年11月17日,由临研所和科研处联合组织的学术讲座“公共仪器技术服务与医疗研究工作”在A栋第三会议室顺利进行。讲座由张辉研究员主讲,临研所医学实验研究平台潘琳老师主持。
张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美国爱荷华大学博士,曾任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免疫学系助理研究员、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眼科系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主持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近五年发表论文数十篇。
张辉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公共仪器管理和功能开发。讲座过程中,他结合公共技术服务领域现状和技术服务实例,从什么是公共技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参与人员构成和主要科研硬件需求等方面,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公共仪器技术服务的核心任务包含三个层面,公共仪器技术服务的“科研目标”是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技术手段;“内部目标”是实现科学仪器的高效运行和管理;“服务目标”是寻求公共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
公共仪器服务类型需要面对三方面的需求,即,
共性基础技术需求:包括基本耗材的准备、共性小型实验技术、动物饲养与实验设施及各类仪器设备维修等;
共性分析测试技术需求:包括样品制备与分离提纯、生物成像与图像分析及定性与定量分析鉴定等;
技术方法创新需求:包括实验技术和方法学创新、仪器功能深度开发及仪器技术集成与创新研制。
公共仪器服务所涉及的人员涉及需求双方,包括服务提供方的行政管理人员、仪器运维人员和服务需求方的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项目实验人员,服务提供方和需要方应尽量找到共同的落脚点,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方可促进技术服务和谐发展。
具体而言,服务提供方应做到:
用得好----充分利用现有仪器的功能;
教得会----仪器问题自己可以部分解决;
存得住----数据存储和使用方便、安全;
能创新----在充分了解仪器软硬件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方法学开发。
另一方面服务提供方从服务需求角度,应完善仪器用户手册、开设大型仪器的常规培训课、提供日常用户技术咨询、进行年度工作汇报、增加仪器使用开放及培养专家用户。
最后,张辉研究员针对医学研究特点和主流实验仪器类型和功能,结合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实例,详细、生动地阐述了公共仪器服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上一篇: 科研抗体使用知多少?
下一篇: 电子显微镜在临床诊断和科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