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 停复诊通知
  • 在线查询
  • 执业医师查询
  • 医疗服务价格查询
  • 人员招聘
  • 日文版

媒体报道

媒体新闻

文字大小

新华社:在疫情“前哨”与病毒“硬刚”是怎样的体验?“揭秘”中日医院急诊科(2021年2月1日)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1-02-02 13:47:24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记者孙冰洁)随着春节到来,人员流动增多,多地出现散发或聚集性疫情,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有这么一群人,身处疫情防控“前哨”,每日都要与病毒正面过招,他们就是急诊科医护人员。

在疫情一线与病毒“正面硬刚”是怎样的体验?急诊科医生最怕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探访了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

“日接诊量降了 却比之前更忙了”

时值一月末,据春节只有不到两周的时间,而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患者络绎不绝,医护人员仍时刻保持着紧张的工作节奏,丝毫没有因为年关将至而有所放松。

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大厅

“我们没什么节假日的概念,反而是越到过节越忙。”急诊科副主任顾承东和主治医师刚刚交班,从留观室回到办公室,还未坐定,听到门口响起的救护车喇叭声,他本能地跑向门外,指挥医护人员迅速将病人用担架抬下,放置到病床上,“血氧多少?情况怎么样?”心脏按压、抢救……一系列流程下来,病人病情暂时平稳,顾承东才松了一口气。

顾承东(右)与宋肖霞(左)

“您最近发过烧吗?身体哪不好……”与此同时,分诊台前,主管护师宋肖霞正忙着为患者分诊,询问病史。

急诊分诊台前

测温处,一位中年女性患者体温超过37.3℃,接诊护士迅速递给她一张印有发热门诊详细位置的小纸条,“麻烦您先去发热门诊做个筛查。”接着,有专门负责的护士将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

最近疫情在多地多点散发,医院为了减少急诊区域的人员聚集,降低院感风险,对急诊实施闭环管理,未经发热门诊筛查的发热患者不能进入急诊。

不到一小时,急诊分诊台已陆续接待30余位患者。宋肖霞的护目镜里布满了小水珠,口罩被水汽浸湿。面对不断送来的患者,她也顾不上休息。

这样忙碌的程度,即使对顾承东这样有着三十年急诊经验的老医生,也是不小的压力。疫情防控期间,虽然日接诊量由原来的600人次左右降到450人,但急诊科作为医院接诊病人的“前哨”,工作强度反而比之前更大。顾承东告诉记者,除了要接诊急诊病患外,还要对发热门诊病人进行筛查与分流,及时转移疑似病例;还要承担一部分危重症病人的救助工作;同时还要盯着暂时没有转移到病房的留观病人,看病情有没有变化……“忙到脚不沾地是常事。”顾承东说。

不怕新冠肺炎,急诊科医生最怕的竟是……

急诊重症监护室里,监护仪的声音此起彼伏,最危急的患者都被送到这里。走廊里的病人家属、医生护士进进出出,让本就不大的急诊科更显拥挤。来往其中的医生护士已经习惯了在床位之间辗转腾挪,轻巧地避开正在打吊瓶的患者。记录病情、开药,接诊新病人,查看接诊病患的病情。

急诊抢救室内

如果说去年疫情发生初期,医护人员在应对时还有些“猝不及防”,如今虽然急诊数量上升,整个急诊科的工作却忙而有序,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病人入院后先由发热门诊进行筛查,没有发热的病人分流到急诊科。不过即使这样,还是会有潜在的发热患者出现。为了避免漏筛,医院规定入院前后三天内出现过发热症状的病人都需转移到发热门诊,有时遇到不理解的病人,顾承东还要耐心地为其解释,让病人及家属做好防护。

不过对于急诊科医生来说,最怕的倒不是与病毒“正面过招”,而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我们急诊作为一个24小时开放的科室,必然会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情况。”

就在几天前,顾承东接诊了一位年轻患者。发病前,患者像往常一样在岗执勤,两小时后突然倒地昏迷。送来时已经嘴唇发紫,并表现出躁狂症状……顾承东按照症状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诊断,然而始终不能确定病因,家属后来将患者带离医院,最终因症状加重去世……提起这件事,顾承东略带沉重的语气中夹杂着无奈,他坦言,即使做了三十年的临床医生,见过了大大小小的症状,但始终会有未知,会有医学上还未能触及的疑难杂症。“很心痛,也很无奈。但急诊最大的特点和最大的挑战就是未知和不确定。你不知道要面对什么样的患者,不知道在抢救室可能发生什么状况……”

不吃饭、不上厕所 抢救好比冲刺

而对于宋肖霞来说,这种未知带来的挑战则更多体现在快速的工作节奏中。从2013年来到急诊科工作,她就没有体会到什么叫彻底的“放松”。

多年的急诊工作,让宋肖霞在工作期间始终保持着“绷紧弦”的状态,随时准备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以及各种突发状况,特别是遇到重大抢救时。她将这种状态形容为“冲刺”,为了争分夺秒抢救患者,医护人员会忍着不去上厕所、不吃饭,直到抢救告一段落,才会在短短十几分钟的吃饭时间中获得片刻放松。

急诊科内,医护人员休息处

急诊科的特殊之处在于各种类型、症状的急症病患都会汇集到此,且多集中在夜间或凌晨。这时是肠胃不适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医生护士都处于紧张状态。既要眼观六路,对疾病判断有一定的预见性,又需快速决断,以免错过黄金抢救时间。

急诊室外

医学界习惯将急诊科医生形容为“医学界的特种兵”,顾承东笑言,“这意味着急诊科大夫要什么都会、既要有较强的救治危重症的能力,还要能冲锋打前阵,疾病是等不了人的。”

对护士宋肖霞来说,如果说此前她对急诊工作的认知是“忙和快”,那么经历过疫情的“洗礼”,她对这份工作又有了深一层的体悟:不光是要治病,还要“救心”。

2020年初,武汉疫情告急时,她曾作为中日医院第五批援鄂抗疫医疗队成员前往武汉参与救治,并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在重症病房,她的护理工作不像此前在急诊科那样繁忙,有了更多时间与病人相处。她逐渐注意到病人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治疗,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慰。她曾护理过的一位老年患者,每次输液时都习惯握着她的手,最开始她还有些不适应,但慢慢地她体会到在握手的动作中其实是一种力量的传递。

回到本职岗位后,宋肖霞依然保留着这个习惯,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她会尽可能在留观区和患者多待一会儿,哪怕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对正遭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春节就要来临,但对于急诊科医护人员来说,万家团圆的时刻可能正是自己最忙碌的关头。如果说对新的一年有什么期许,他们最希望的,就是疫情早点过去,尽快迎来疫霾散尽的那一天。(实习生许思宜、许志远对此文亦有贡献)

报道链接:在疫情“前哨”与病毒“硬刚”是怎样的体验?“揭秘”中日医院急诊科

上一篇: 人民日报:愿做无影灯下“不老松” ——记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2021年2月3日)

下一篇: 健康报:从百岁辛育龄身上学到的事(2021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