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中国肺移植第一人辛育龄获“七一勋章”,18岁随白求恩从医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人物报道
人物简介:辛育龄,河北高阳人,1939年7月入党。他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战争时期,他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和平年代,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创建和发展,是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第一人,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0到1”的突破,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今日(6月29日)上午,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新中国胸外科奠基人、肺移植先驱辛育龄获颁代表共产党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对于中国灿若星河的医学界而言,辛育龄是一个低调但又响亮的名字。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建设、卫生事业发展的年代;从小战士到大专家,他都践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践行白求恩精神,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在为人民服务上。”今年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在辛育龄教授行医85周年座谈会上这样评价,“辛育龄同志是我党培养的卫生干部的一面红旗!”
正在做手术的辛育龄。资料图
“丢了武器怎么打仗?”
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辛育龄并未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在辛育龄的学生、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原主任刘德若的记忆中,老师勤恳一生,始终过着一种朴素的生活,西装永远只穿那一套。中日友好医院手术麻醉科护士长张颖记得,辛育龄说话和蔼,但对于工作,他非常严厉。
张颖记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样一件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辛育龄发明了电化学治疗肿瘤和血管瘤的方法,这种疗法需要用到16根铂金针作为化疗介质。这些器械十分珍贵,每一台手术前,巡回护士要核查清点,格外注意。
一个周五晚上,当最后一台手术结束后,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小护士把铂金针托盘放入电梯时,一不留神,一根铂金针掉进了电梯的夹缝,找不到了,小护士不知所措。这时候,辛育龄走过来,他问小护士怎么了,小护士就告诉辛育龄,针掉进电梯了。她以为慈眉善目的辛院长能原谅宽恕,谁知道辛育龄却一下子发了脾气:“怎么和你没关系?你是手术室的护士,手术器械就是你的武器,丢了武器怎么打仗?”一连串的责问,把小护士吓哭了。
辛老沉吟了一会儿,放缓了语气,耐心地对她讲为什么治疗肿瘤要用电针,为什么要用比黄金还贵的铂金针,为什么16根针一根也不能少……小护士越听越自责,发誓要像看好武器一样看好器械。
当时,辛育龄已经不再担任中日医院院长。1984年,中日友好医院建院的第三年,辛育龄在主持完成建院工作之后,就主动辞去了领导职务,他甘愿在胸外科做一名普通大夫。
时间倒回几十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北全面沦为战场。16岁的辛育龄,刚刚考取保定师范学校,却无法再安心读书。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辛育龄认同共产党提出的发动全民族抗战、改善人民生活等几项主张,于是弃笔从戎,到冀中军区加入八路军。
“辛老师跟我们说过,他那时想拿枪,当军人。”刘德若回忆,但由于年龄太小,身体还没有长开,部队让他在冀中军区卫生部当一名卫生员。1938年,组织分配他到冀中制药厂负责制剂室。
辛育龄与白求恩曾共事了大约4个月时间。资料图
1939年,18岁的辛育龄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对医学事业产生了更深的使命感,在白求恩身边工作的几个月彻底影响了他未来的人生路。这一年春天,白求恩的医疗队随贺龙所率的120师主力从晋西北挺进冀中。作为冀中军区卫生部小战士,辛育龄被派往加入白求恩的医疗队,负责医疗队的药品器材供应。
虽然,辛育龄只与白求恩共事了大约4个月时间,但辛育龄深受这位加拿大医生影响。就像辛育龄曾经批评过小护士一样,白求恩也曾严厉批评过年轻的辛育龄。
那是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摆脱敌人的追击,部队决定当晚往北转移,在途中又遭遇敌机轰炸。在敌机轰炸时,驮药品的马吓惊了,药箱摔破,药品洒了满地。白求恩一看怒气冲天,向他大发脾气,训斥他没管住马。
辛育龄曾在采访中回忆:“当时我虽然感到挨骂委屈,可是我理解他的心情,这药材损失是涉及到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一边哭一边收拾洒在地上的药材。幸亏老乡把马找回来,白求恩的气也消了。”在这次敌机轰炸中,辛育龄左臂被划伤,白求恩为他缝合了伤口。
白求恩为辛育龄缝合的伤口瘢痕至今仍然留在左臂上,而这道瘢痕也见证了白求恩对这位当年的八路军小卫生员一生的影响。
辛育龄一生以白求恩为榜样。资料图
共产党自己培养的医学大家
在冀中军区工作了4个月之后,白求恩回到了晋察冀大军区。不幸的是,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由于手术时切到手指感染去世。白求恩去世前提出了想见见曾经的战友的愿望。辛育龄接到了信,心里很难过,立即赶了一百多里路前去,但到白求恩住处时,白求恩已经去世。
“我之所以后来学医,就是受到白求恩的影响。”辛育龄在一次采访中说。1942年,冀中军区选拔他派往延安进入中国医科大学20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医务科科长。
在此之前的三年(1940-1942年),20岁左右的辛育龄已经担任冀中制药厂厂长。抗战进入最困难的时期,部队里流行疟疾和疥疮,他带领职工和老乡上山采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方便战士服用,还研制了治疗疥疮的皮肤擦剂软膏。这奠定了他多年之后从医建院强调创新与中西医结合的理念。
1948年,辛育龄任中国医科大学(原盛京医科大学)第三分校附属医院院长。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他调任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保健防疫处处长。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又组织医疗队赴中朝边境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救治了大量伤员。
1951年,辛育龄教授被国家选派赴苏联留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赴国外深造的研究生。他师从著名胸外科专家、苏联医学院包古士院士,学习胸外科理论和实践,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
从卫生员、制药厂厂长,到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分校附属医院院长,再到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保健防疫处处长、赴苏联深造的留学生……经历战火的洗礼,小战士一步步成长为大专家。
1956年,辛育龄教授学成回国,他主动要求分配到原卫生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后为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工作,并组建了胸外科。他的学生刘德若告诉记者,辛育龄的这个选择或许也和白求恩有些许渊源,“白求恩本身就是胸外科医生,并且是在结核领域有自己专长的胸外科医生。”
结核病也被称为穷人病,生活条件差、工作强度高的劳苦大众更容易得这个病。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辛育龄,是新中国顶尖的人才,选择中央结核病防治所,就意味着他选择为穷苦大众奉献。
回到国内之后,辛育龄将自己所学运用到临床实践,很快就有所建树。在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工作期间,他发明了支气管黏膜外缝合法、支气管袖状切除吻合法、食管癌切除纵隔内吻合法,提高了肺外科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获国务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奖。他成功开展了双腔插管麻醉下肺切除手术,获卫生部技术革新奖。
辛育龄为患者做针刺麻醉手术。资料图
中国肺移植第一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尚未建立胸外科。经卫生部门批准,辛育龄牵头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举办胸外科医师培训班。从1958年到1980年,共为全国培养出3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他们很快成为全国胸外科的中坚力量。辛育龄经常赴各地帮助胸外科医师做手术,有40余家医院的胸外科是在他的指导下建成的。
辛育龄教授直接培训过1000多名胸外科骨干,这些医务工作者去到各地,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种子。同时,虽然条件有限,但辛育龄始终在力争创新。“辛老的很多工作都是独创的,都是从0到1的突破。”刘德若说。
1970年,辛育龄主刀首例针刺麻醉下的肺切除手术,此后用针刺麻醉做了1400多例肺切除,成功率高达98%,令国内外同行赞叹不已。针刺麻醉推动了我国针灸镇痛原理的研究工作,为中国针灸疗法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专程前来现场参观针刺麻醉术。刘德若向记者回忆,40年后有一天,当时那场手术的患者来到他的门诊,让他转达对辛老的敬意。她还告诉刘德若,手术全程自己是完全清醒的,她还用英语与外宾交谈,现在依然很健康,辛老是她的救命恩人。
1979年1月和11月,辛育龄先后完成了两例人体肺移植,开创了中国肺移植的先河。刘德若介绍,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国际上仅美国和加拿大报道过人体肺移植,全球加起来也不过40例。“当时的人对肺移植也没有概念,不相信人的肺还能换。”刘德若说,现在中日友好医院一年完成的肺移植手术超过100台,平均三四天就有一台肺移植手术。每年有不少医生到中日医院学习肺移植技术。但在70年代末,辛育龄无法从临床实践中学习,完全依靠动物实验的研究来开展,艺高人胆大,这种超前创新的难度和勇气是一般人难以企及。
不过,在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抗排异药物未得到使用,肺移植技术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到了80年代,这项技术甚至停滞了,国际国内都未再开展。一直到1995-1996年,国内才又开展。最终在2004年左右,由于抗排异药物技术成熟,肺移植技术才在国内真正发展起来。
2004年,刘德若在中日友好医院开展了肺移植手术,同样没有太多病例可循,吻合的针距、包埋的方式,小到要用几号缝合线这样的问题都需要经过主刀医生一次又一次的仔细思量。完成手术的那一刻,刘德若真切体会到,“辛老师在25年前开展肺移植手术的难度是有多大。”
大家在病房为辛育龄过生日。
“他都要尽量走到第一线”
2012年12月18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年轻医生马千里从美国交流访学归来,走过14楼病区时,正好一眼看到了躺在床上的辛院长。他上前去探望老院长,两人年龄相差整整六十岁,中国的医学进步就在这一代代人的工作和奉献中蒸蒸日上。
马千里手中恰好拿着一件绿色的手术衣,他就让老院长帮忙在手术衣上签个字。已经91岁的辛育龄拿起笔,颤颤巍巍认真地写下了一行字——“马千里,做白求恩式好大夫,辛育龄。”马千里一直珍藏着这件手术衣。
马千里看望老院长辛育龄。
年过九旬的辛育龄在手术衣上写下留言。
1982年,辛育龄被国务院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主持建院工作。他确立了“患者至上 文明行医”的办院理念,提出了把中日医院建成“现代化医院的示范、中西医结合的基地、对外合作的平台”的发展定位。
一位中日友好医院的领导说,辛育龄本身也是一位非常卓越的管理者。在中日医院建院时,不光是建筑要现代化,管理理念也要现代化,辛育龄提出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他还和药物器械厂商谈判,争取以最少的价格购置更多最新设备。
但当医院建成、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后,1984年10月开院大会时,辛育龄当着全体职工的面,主动表示将辞去院长职务,甘愿做一名普通胸外科大夫。
“他都要尽量走到第一线,靠近一点,他担心的是救治的病人太少。”在一次采访中,辛育龄曾回忆他的医学事业启蒙人白求恩在战场上如何救治患者。在冀中军区,白求恩建立的野战医院距离前线很近。有一次,部队曾问白求恩,是否将野战医院撤到更后方,和师部在一起,但白求恩坚持要靠近前线,“我们要想多救几个兄弟,做手术抢救战士,越靠近前线就救得越多。”有文献资料称,在河间齐会战役中,白求恩的战地手术室就设在离主战场仅有3公里的卧佛堂镇屯庄真武小庙里。
2003年,在SARS疫情中,中日友好医院整体改建为一所非典定点救治医院。当时已经82岁的辛育龄作为重症专家组组长,进病区参加了对每一位重症患者的会诊。这一年,辛育龄教授还亲自主刀做肺切除手术。
“在辛教授身上最能体现白求恩精神。”刘德若记得,做开胸手术,辛育龄总会把手套洗一下,要让手很滑,在触摸病人的肺时,动作极其轻柔。“他说,虽然病人在全麻状态,但是我们要像病人清醒时一样对待他。”
辛育龄还对他们说,现在做胸腔镜手术,用卵圆钳夹肺的时候也要轻柔,能不夹最好不夹,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辛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病人对我们是非常信任的,要不然怎么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
90岁时,辛育龄在接受采访时说:“始终以白求恩精神为我一生的座右铭和旗帜。就是两个字,奉献。”
而如今,辛育龄的学生以及他学生的学生也已经把“奉献”融入了日常的工作。刘德若依然会谨遵老师教诲,要求全科医生做手术动作轻柔。马千里被医院评上了中日医院第一届“辛育龄青年奖”,每个周末都要查房。
当年被辛育龄责备的小护士则成长为手术麻醉科的护士长。她还记得,事情过去之后的周一,那天是她的生日,辛老把她叫到办公室,送了一件“最珍贵的生日礼物”——一根崭新的铂金针,叫她带去做手术。过了很久,小护士才知道,是辛院长自己花钱买了那根铂金针。
事情已经过去了27年。小护士直到今天仍然记忆犹新。
采写:南都记者吴斌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