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党群工作>重大专项>我和我的冬奥

冬奥工作小结

发布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07
字体:【

随着天籁般的童音,奥运会歌唱响,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拉开帷幕。当开幕式现场所有人都在谈论仪式的精彩瞬间,中日友好医院国家体运场医疗保障团队的35名医护人员,身着防护服坚守在各自医疗站内,对讲机内不停地传送着医疗求助、急救车调度信息,场地内的喧嚣丝毫不能影响他们。直到仪式结束,观众、演员、外国元首完全撤离,医疗队员们才结束了长达13个小时的开幕式保障任务。当日接诊患者22人,急救车转运3人,其中两名为外籍核酸阳性人员。

自12月初正式确定志愿者名单,到12月12日开始保障开幕式联合排演工作,中日的35名队员一进场就感觉本次任务压力山大。首先,和其他领域没有磨合期,已进场就是实战,就是压线冲刺。其次,任务时间长,每天工作时间10-12小时;数量较预期增加了近50个工作日、;保障对象增加了三个不同类型人群,总人数升至4万人。第三,最为特殊的是,如此复杂庞大的场馆,加之防疫政策、最高级别安保政策管控,没有可以借鉴的现代化医疗保障指挥体系。

面对这么多的“没想到”,我们的团队在院领导和党委强大的支持下,克服困难,顺利开放了11个医疗站点,联合急救中心开展现场救治222人次,转运定点医院45人,包括核酸阳性病例5人,预警并控制了场馆内乙型流感、诺如病毒感染群发事件。

医疗官凌兰带领队员王玥琪、刘微,借助“智慧鸟巢”软件团队,成功搭建了中日鸟巢3D医疗保障指挥体系,并成功在开幕式前为奥组委韩子荣主席演示,获得了表扬,体现了科技冬奥的内涵和后冬奥时代大型活动医疗保障模式的更新。这离不开崔勇院长和卢清君主任的出谋划策。

圣火刚刚点燃,我们的医疗保障工作还在继续,所有队员都在为这次活动做着不懈努力,医疗经理孟珍是最早进入奥运任务的同志,她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和丈夫孩子见面了,只为能和场馆各个领域无缝对接,医疗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副医疗官李雯仔细梳理每各站点的工作特点和流程。还有董哲、黄可、黄絮、朱前拯、申艳玲、王晶、杜涛,几乎每位队员都努力完成了自己工作同时又去承担医疗专业之外的工作,比如清废、比如设备运输!

奥运精神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医疗团队,也在淬炼着我们,更严谨、更坚韧、更担当,愿圣火洗礼着我们,一起向未来。


中日友好医院 © 版权所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