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慢阻肺研究团队在污染物对肺部健康影响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91843302、91643205、81970043)、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16YFC1303900、2018YFC1315100、2016YFC0206504、2016YFC0206502)等资助下,由中日友好医院王辰院士团队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团队合作,在空气污染物PM2.5及其组分对我国成人肺部健康影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是我国学者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 Study)的又一项成果,不仅明确了PM2.5对于我国成人肺功能水平的影响,更是目前探究PM2.5组分(黑碳、有机物、铵盐、硝酸盐、硫酸盐、土壤尘)和肺功能关系的一项最大规模人群研究。研究成果以“Associ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ion and its constituents with lung function: 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study”为题,于2021年6月在国际环境健康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21003329。
细颗粒物PM2.5污染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众所周知PM2.5可以沉积在肺泡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尽管既往多项来自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长期暴露于PM2.5对肺功能产生有害影响,但我国PM2.5污染水平远高于发达国家,却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阐明。此外,PM2.5不同的组分可能对呼吸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明确对呼吸系统危害最大的PM2.5组分对制定环境法规和评估健康影响至关重要。然而,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鲜有研究评估PM2.5组分对肺功能的长期影响。
中日友好医院团队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通过整合我国成人肺部健康队列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数据、空气污染物PM2.5及其组分数据,系统分析了PM2.5及其6种组分(黑碳、有机物、铵盐、硝酸盐、硫酸盐、土壤尘)与13项肺用力呼气量指标(FEV1、FVC、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FEF25-75%、FEV3/FEV6、IC、VC)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PM2.5长期暴露与大气道、小气道功能水平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同时就PM2.5组分长期暴露在肺功能方面造成的损害提供了重要流行病学证据,提示PM2.5组分尤其是有机物、硝酸盐长期暴露可能对肺功能造成更大影响。本研究结果,尤其是PM2.5组分长期暴露对于肺功能的影响需要更多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2012年调查地区 PM2.5年平均水平情况
科研处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021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