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是一名医生》——记曹彬教授在中日医院青年讲堂的讲话
引言:2020年12月9日,中日医院青年讲堂在阶梯教室举办,特邀曹彬教授结合他的抗疫经历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曹教授从新冠病毒肺炎谈到讲到呼吸系统疾病、讲到人的生理、病理,从个人的求学、行医历程讲到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的最后,曹教授对与会的同学们殷殷嘱托,希望大家能在未来的求学之路、行医之路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磨练出坚强的意志,燃情岁月,砥砺奋进,为祖国医疗的卫生事业做出一番贡献!
以下为学生记录的讲座内容:
一、“我对医生的定义”
很多同学可能看过卓别林演绎的一场电影——《摩登时代》,主人公在一个机器隆隆的厂房里日以继夜做着重复的工作:流水账式的拧螺丝。曹教授用这个场景进行引入,生动地揭示出目前临床工作当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如果只是在前人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机械工作,这是医生吗?”“拧螺丝钉式”工作完全是简单重复,与“医生”的工作有本质区别。如果医生做的工作像“拧螺丝钉”一样,那么医者之间的差异性仅仅体现在工作年限上。事实上,医生的工作比拧螺丝钉复杂得多,我们每天面对的更多是未知、更多是问题,每天都需要琢磨如何解决新的问题,每天都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医生,不是随着年资的增长就能够获得与之相应的专业水平。医生的水平,也不是职称、奖项荣誉等等外界评价能够完全将之量化的。
而当谈及到临床与科研的问题时,曹教授强调,科研对于一名医生的成长、对于医学这个领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进而不断优化,将科研结果反馈到临床。作为一名青年医生,初入临床时,总是胸有成竹、踌躇满志,觉得自己很有本事,认为临床问题都不过如此,书上写的明明白白,遇到问题问问老师、师兄师姐,查查教科书,往往都能解决。但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便会越来越“知不足”,终于感受到“未知”,会发现人类现有知识体系所不足以回答的问题,即便查阅最新的国内外研究的前沿文献也没有答案,这就是unknown。有句古话形容这一现象:学医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方知天下无方可用。这就是从“知道自己知道”进入“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过程。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呼唤科学研究,那么开始思考,开始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unknown到known的这个过程,就叫做科研。由此不难发现,科研源自于临床,同时也服务于临床,二者都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临危受命
2019年12月27号,“吹哨人”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张继先大夫发现了不明原因肺炎,她向当地疾控部门做了报告。12月30号,武汉市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紧急救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出现病例,要求其他医院主动搜索有没有类似病例。2020年1月3日,中国把新冠肺炎疫情报告给了世界卫生组织和有关国家,当时它还叫“不明原因肺炎”。
1月7日,中国分离了新型冠状病毒毒株。1月9号,诊断试剂被运往武汉用于临床诊断。1月12日,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分享了新冠病毒毒株的基因序列。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列入到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1月23日,武汉市封城。
2020年1月24日,曹彬教授受科技部委派,带领团队在封城后第二次进入武汉,承担临床科技攻关任务,配合国家卫健委临床救治专家组实现临床科学救治。曹教授团队首次描述了COVID-19的临床特征及过度免疫炎症反应特点,并提出全球大流行的预警,体现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公开透明,为中国赢得世界声誉(Lancet 2020)。分析 COVID-19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病毒排毒时间,为指导高危患者早期识别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Lancet 2020)。上述两篇文章分获F1000 exceptional(杰出级)和very good(优秀)级推荐,并均被世界卫生组织新冠指南引用。此外,研究团队基于COVID-19的临床发现提出新冠(SARS-CoV-2)病毒性感染中毒症这一概念,并提出了其发病机理的若干可能机制,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Lancet 2020)。
三、寄语后辈
曹教授在讲座的最后对学生们谆谆嘱托。曹教授强调,住院医师阶段是医生成长的黄金时间,在这个阶段你的成长速度超出你的想象,不要把这段时间浪费掉,而提高临床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在病人床边,多思考,多提问,秉持科学理性的认知态度寻找问题答案,多问一些为什么,将研究成果科学的运用于临床实践和卫生政策上。
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一场刻骨铭心的考验,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曹教授表示,这次的抗疫战争中,非常欣慰看到了许许多多青年医生的身影,国难当头,逆风而行,这将成为他们今后的行医生涯和个人成长过程一段非常艰辛而难忘的经历。
医生这个职业有着特殊的职责和使命,作为医生的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医疗行为都可能使患者今后的生命发生质的变化。“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每一名医生都应该铭记于心并付诸于行的。在你念着医学生誓言,决定要做一名医生的时候,性命所系,你的使命、你的职责就已然融为个人生命的一部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宵衣旰食,永无止境,有时候,还需要舍小家以纾国难,舍小我以报家国,也不为什么,只因为我们是一名医生。
专家介绍,
曹彬,主任医师、教授,现为中日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国际流感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学会(ISIRV)委员、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CRJ)副主编、EBioMedicine顾问编委。
作为呼吸感染领域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累计发表SCI论文188篇,总影响因子1980分,他引13147次,以第一/通讯(含共同)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柳叶刀》发表论著8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其中2篇热点),F1000推荐论文10篇。发表专著5本,16项研究被国内外指南所采用。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十五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杰出呼吸学术贡献奖。
供稿:教育处、研究生会
作者:任志颖
工作动态
- 我们为什么选择了中日医院规培?欢迎报考中日医院
- 督学促教 教学相长——记2021年新课程教师试讲活动
- “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曹彬副院长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卓越中西医结合班临床阶段学习经验交流分享会上的专题讲座
- 《因为我们是一名医生》——记曹彬教授在中日医院青年讲堂的讲话
- 一声医生,一生医生——中日医院研究生代表参加曹彬教授《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到COVID-19》讲座有感
- 提高临床研究转化能力,促进医教研整合型发展——中日医院与BMJ联合举办临床研究方案和文章写作与发表培训项目
- 立德树人 抗疫担当 尊师重教 薪火相传——中日医院举办第三十六个教师节系列主题活动
- 我院圆满完成2020年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考核工作任务